1669年10月4日,荷兰阿姆斯特丹的一个教会公墓里下葬了一个穷人,他没穿体面的衣物,墓碑上也没有名字,只雕刻着“该坟墓为教会所有”。在随后的二十年里,按着当时穷人的风俗习惯,他的遗体被破坏,遗物也被瓜分。
谁能想到,这位死后都没能有个安身之地、坟墓都为教会所有的人,曾经有多么的风光。
躺在坟墓里的人,20出头已经画技纯熟,22岁就收了第一个徒弟,33岁已经在繁华的阿姆斯特丹买了一座联排别墅。富有的商人们委托他画肖像画,教堂请他画宗教和神话题材的作品。在当时,他的作品可谓供不应求,一画千金。
《沉思的哲学家》(1632年)。
然而悲剧的是,他因画成名,也因画落魄。从此收入堪忧,后半生沦落至窘迫之境。
这位墓碑上没有姓名的画家,就是大名鼎鼎的伦勃朗·哈尔曼松·凡·莱因,荷兰国宝级大师,比肩意大利文艺复兴诸匠。他所创立的绘画技术——明暗法,对光线的处理震撼人心,前无古人。
让伦勃朗一举成名的《杜尔博士的解剖学课》(1632年)。
1606年7月,伦勃朗出生于一个古老的荷兰小镇莱登,家庭小康,父母十分重视对伦勃朗的教育。
文艺复兴时期,拉丁文学校是新兴资产阶级的重要文化标志之一,因此伦勃朗从小就被送进拉丁文学校接受最经典的教育。14岁时,伦勃朗进入荷兰最古老最具国际知名度的莱登大学。但这所大学未能留住这位未来的大师,伦勃朗对莱登大学的课程不感兴趣,很快就前往阿姆斯特丹学习艺术。
伦勃朗跟着历史画大师皮尔特,只花了6个月就出师了。回到莱登,他的技术受到高度认可,随后收了他的第一个徒弟。这时候,伦勃朗只有22岁。
伦勃朗1630年自画像。
1631年,伦勃朗又一次来到阿姆斯特丹,这一次他遇到了给他带来大量生意的艺术经纪人,还有他的妻子:伦勃朗的表亲Saskia van Uylenburgh。
妻子富裕的家庭背景和人脉关系为伦勃朗的成功打下了基础。艺术经纪人带着伦勃朗与富商们频繁会面,也扩大了伦勃朗在阿姆斯特丹的影响力。许多富商开始委托伦勃朗作他们的肖像画。
文艺复兴让只有王公贵族才能画肖像画这一禁锢被打破,到了伦勃朗的时代,肖像画的市场已经呈现欣欣向荣的趋势,除了富商巨贾,普通人也开始重视起个人形象的记录和塑造,伦勃朗可以说是赚了个盆满钵溢。
OLD MAN WITH A BLACK HAT AND GORGET(1631),现藏于芝加哥学会。
作为拥有知名影响力的画家,伦勃朗的画室里常常挤满了学生,其中一些受过训练的艺术家也来拜师学艺。1639年,名利双收的伦勃朗在阿姆斯特丹买下了一套联排别墅,这个来自古老小镇的画家,一跃变成了中心城市的青年才俊。
《参孙失明》(1636年)
但蓬勃发展的事业没能带来幸福的生活。1635到1641年,伦勃朗的4个孩子中夭折了三个,只有最后一个小孩Titus存活了下来。1642年,年轻的妻子也撒手人寰。偌大的别墅,留下了伦勃朗和只有一岁的Titus。
妻子的去世给伦勃朗带来的不仅是感情上的打击,还有一落千丈的事业。失去了人脉和背景的伦勃朗业务开始衰落,从上流社会的艺术家变成了无人问津的小画家。
伦勃朗33岁时在阿姆斯特丹买的别墅。
不幸没有就此止步,伦勃朗的大起大落才刚开始。
1642年,十六个保安射手一起凑钱,请伦勃朗给他们画集体肖像画。伦勃朗费尽心思构图,才把这十六个人安排在同一幅画里边。运用光线的明暗对比,把他们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但当伦勃朗心满意足地拿着他的画作交差时,射手们却不买账了。因为画面布局的问题,人物有大有小,而伦勃朗最擅长的明暗法在他们眼里毫无价值,这些人认为自己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要把伦勃朗告上法庭。
《夜巡》(1642年),现藏于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
这幅画得罪了射手们,也让其他艺术经纪人开始怀疑伦勃朗的创作能力,一时间整个城市闹得沸沸扬扬,伦勃朗的生意一落千丈。找他画画的人,也门可罗雀了。
伦勃朗做梦也不会想到,自己的创意竟然会落到这样悲惨的下场。为了画画,伦勃朗常买画具衣物,但因不善于理财,他很快就陷入了严重的债务危机。
1656年,伦勃朗宣布破产。他所收藏的艺术品和古董,包括古代雕塑,佛兰芒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画作,远东的艺术品,荷兰的作品,武器和盔甲等都被用于拍卖,用以偿还债务,大别墅也成了财务负担。1660年他被勒令搬出了这栋住了21年的别墅。
妻子过世后,伦勃朗与当时的管家Hendrickje Stoffels同居,Hendrickje 成了伦勃朗许多画作的人物原型。虽然终其一生,他都没有与Hendrickje正式结为夫妇,但在一个文件里,Hendrickje却被成为是伦勃朗的妻子。
伦勃朗画作同名电影《夜巡》。
1660年12月,伦勃朗的公司和商业业务都被转移到了妻子Hendrickje和儿子Titus名下。伦勃朗可以继续作画,但已经没有了对财务的实际控制权,儿子变成了正式继承人。
伦勃朗1669年自画像。
饱尝了人生冷暖的伦勃朗,画风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不再画平庸的肖像画和不着边际的神话画作,而是更多地着力于体现人性的题材。他在宗教画作中注入了悲悯和饶恕的元素,也将目光渐渐聚焦于贫苦人的日常。
年轻时候无忧无虑的他已经不再,现在的伦勃朗所透露出的是历经沧桑之后的复杂和深沉,以及对温暖生活的追求。
伦勃朗后期画作:《圣家庭》(1645年),收藏于圣彼得堡。
梵高曾面对伦勃朗的画作说,“你知道吗,我只要啃着硬面包在这幅画的前面坐上两个星期,那么即使少活十年也甘心。”
1669年伦勃朗去世。除了几件旧衣物和画具外,他什么都没有留下,甚至是画作所有权。耐人寻味的是,Hendrickje和儿子都先他而去。这一生的大起大落在谢幕之时,只有伦勃朗一人。
参考文献:
1.《在色与光中辉耀的巴洛克——谈鲁本斯与伦勃朗》,2012-11-13。
2.REMBRANDT VAN RIJN:life, paintings, etchings, drawings & self portraits,
3.The Rembrandt Database:research resource on Rembrandt paint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