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两点,随冯先生(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看望天津木版年画缸鱼艺人王学勤,看他搬家,人去房空。该村最后一个艺人在城市化进程中退出了生养自己的村庄。”这是笔者于3月27日写下的日志。
今年春节前夕,笔者还随冯骥才先生去看望过王学勤,那天冯先生让秘书提了两瓶五粮液、一包茶。王学勤的家在距天津市区约30公里的张家窝镇宫庄子村,笑逐颜开的“缸鱼”大爷早早就站在门前,迎接我们。他的家陈设简陋,平时画缸鱼的地方就是卧室旁一间简单而拥挤的小屋。当地年画艺人告诉我们,今年王学勤印了8000张“灶王爷”,主要是周围村里的人来买,住楼房的村民和城里人已经没有用它的了。在交谈中王学勤说,今年“五一”前这里的房子就要拆迁了。冯先生有些忧虑,立即嘱咐我们要抓紧时间将王学勤作画的画室拍下来,并打算按原貌搬到天津大学的年画博物馆里去。大家都担心,在新农村建设不断加速的今天,那些被保留和挽救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该在何处落脚呢?虽然手艺人还在,但失去了使用手艺的村落、失去了对手艺感兴趣的人,手艺又该如何存活呢?比如年画,如果村落没有了,年画中的“缸鱼”和“灶王爷”又将贴在哪儿?村民们会不会很快将它们丢弃并遗忘?
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分“细活”和“粗活”,“细活”的风格是精描细绘、色彩素雅,“粗活”则豪放粗犷。王学勤画的是“粗活”,他凭着世代传承的绘画技艺成为中国唯一以“粗活”形式绘制杨柳青年画的民间艺人,因此被视为津味文化的“活化石”。“缸鱼”是天津杨柳青传统年画的独特品种,王学勤画的缸鱼线条粗犷、色彩艳丽,蓝绿色的底子衬着一条肥头大尾的红鲤鱼,四周点缀些绿叶粉莲,下方印有“连(莲)年有余(鱼)”4个大字。
宫庄子村现有人家750余户、2700人。村里以宫、王、展姓为主,其中宫姓为最大姓。据宫家家谱记载:宫家人最早来自山西太原,在这里已繁衍生息了280余年,占村中人口的70%。王家家谱是由王学勤的本家弟弟王学桐整理的,据记载:最早王家是从山西洪洞县移民到天津静海的,王家人娶了宫家的女人,才迁移到了这里。过去这里的人主要靠种植小麦、玉米为生,但收入十分微薄。近年来,随着周围的镇办企业多了,村里人都到企业上班去了,打工成了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
据悉,在“文革”以前,宫庄子村家家都会绘年画,这里的画还曾出口到世界各地。“文革”时破四旧,许多年画画版都被烧了,没了版就没法印年画了。由于王学勤一家还留有几块版,所以他还能坚持下来。
据原宫庄子村支书宫玉祥回忆,他小时候一放学就会帮家里绘年画,但主要是上大色,上轮廓的大多数是长辈们。那时村里家家都去卖年画,天津古文化街上到处都是宫庄子村人摆的年画地摊。宫玉祥说,大家画的年画虽然属于“粗活”,其实活儿很细,当时有的村民还创作《清明上河图》,可惜现在没人再画了,因为不挣钱,而且也没多少人买——没处贴了。“现在供‘灶王爷’的也少了,都上楼了没有灶了。”现任村支书王连省有些感慨地说。
说起村庄的搬迁,王连省说:“镇上要把这里改成高科技农业示范区,种植灵芝、蘑菇等各种经济作物。村民搬走后主要由镇政府组织开发,村民两年后回迁集中居住。”当地的规划是: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工农业一起上,并倡导三集中,即居住集中、农业集中、工业集中。节余的土地主要用于建设工业和农业示范园区,工厂产生的效益会回报村民,维持他们基本的生活费用。这一政策似乎兼顾了村民未来的利益,居住环境也得到了改善,但村里的老年人几乎没有愿意搬的,因为这是他们世代居住的土地。随着最后一个缸鱼艺人搬离了自己的土地,原来的河港沟岔也终将不复存在,木版年画赖以生存的环境早已面目全非,让大家不得不担心在新农村建设中这里的木版年画还能否继续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