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一人,一案,一灯,一生。现年80岁高龄的制笔工匠盛松柏,13岁跟父亲学艺,一辈子的时间和精力都倾注在一支支手工制作的毛笔之中。青花分水、粉彩描金、落款题字,饱蘸七彩颜料的瓷用毛笔,在各色器形的瓷胎上绘出精美绝纶的中国文化符号。
盛松柏说,制作毛笔是一个细致活,枯坐灯前,需要静得下心,沉得住气。制作毛笔第一道工序是“选毛”,根据绘画要求选择不同的毛,比如画工笔画的线条,需要 用野兔毛,因为兔毛有韧性,画青花需要用纯羊毛,因为羊毛吸水性好,黄鼠狼毛则用于采色,在绘画中虚化、中和不同颜色。
老人的工作台边,放着一块由江西省文化部门颁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证书,每天早上他来到店内,先仔细将这块证书擦一遍,再开工制笔。
第三道工序是制作笔筒。选取当地山林野生的苦竹,经过打磨、剪切、打孔后备用。
第四道工序是装毛。将制作好的毛笔头装进竹制的笔筒内。盛松柏称,装毛这一工序,瓷用毛笔的制作和普通书画毛笔制作不同,瓷用毛笔装毛时可不用上胶,毛笔经过水浸后自然膨胀,会牢牢固定在笔筒内,不易掉落。
装毛这一工序完成后,还要进行完工前的验收:试锋,用毛笔在制瓷泥胎上绘画,如果笔锋过尖就要进行修剪,直到适合绘画为止。这一工序全凭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