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孟旸《不蔓不枝》系列作品有感
信息来源:墨客网 | 阅读次数:2854次 | 更新时间:2016-02-15 17:58:14
青年画家 孟旸
从中国人民大学特聘教授、青年画家孟旸作品《不蔓不枝》系列作品中,读到了这位青年艺术家之作品这样一些特点。
造化在我,心耶手耶。艺术家创作过程是一个思考过程,没有深入思考,其艺术作品易成无源之水,必然会走下坡路。孟旸是一位认真的思考者,她不仅绘画创作功底扎实,画面“气厚神润”,而且她的艺术眼界、视野和追求也与同龄艺术家迥然。《不蔓不枝》没骨荷花系列作品从用色,勾线,到涂绘晕染,我们都可以看到她对中国传统绘画技术精湛的理解和把握。在技术层面,如盘的荷叶,连理的枝蔓,她采用的是温和的写意,不张扬却极富张力;画面中高洁优雅的复瓣荷花,勾以桃面,则韵味别具,浸润人心;象征着喜庆、吉祥,暗含“胜利”之意的红蜻蜓欲飞欲留,细致入微的工笔刻画,意趣生动。
没骨荷花的抽象形态,似瑶琴罢挥;桃面荷花的勾画写意,似美人明装;红蜻蜓的若即若离,给我们留下了“意居笔先,妙在画外”的丰富遐想。“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不蔓不枝》没骨荷花系列作品占新庄谐,集古雅气质,亦孕今天趣味。
务简先繁,欲洁去小。简洁、明净,繁简适宜是孟旸作品的又一个特点。《不蔓不枝》没骨荷花系列作品着眼极宽,写意荷叶为大景,枝蔓相连为中景,或蜻蜓神留或小荷新露。厚不多,薄不少,大有“人方辞费,我一笔了“之率性,用她自由的笔触生动地刻画出了画中之清、之境,之趣。在题材上选择上,孟旸所画的荷花,以复瓣莲花为主,粉面桃形,让人感受到了那种内在的浸润和与之沟通的轻松怡悦。
“虚亭枕流,荷花当秋。紫花的的,碧潭悠悠。美人明装,载桡兰舟。目送心艳,神留於幽。净与花竞,明争水浮。施朱傅粉,徒招众羞。”孟旸的《不蔓不枝》没骨荷花系列作品笔墨精良,暗喻于微,盎然的占香之气让人望之心移,即之销忧,喜不自禁。
自本自根,法古出新。中国画根植于古典传统,不用心去承接,就不可能有新的延续和新的创造。从《不蔓不枝》没骨荷花系列作品可以看出,孟旸在深入吸收的基础上,对传统艺术在技术层面有着温和背离的态势。孟旸的作品带有中国传统绘画代代相传的浓郁痕迹,它融合了当代意向和传统绘画一以贯之的精神内核及文化内涵。在传统智慧与符合现实的当代创新与探索过程中,作品既深刻蕴含着对民族优秀文化的情感和精神智慧的遵从,又将工、写,具象、抽象等双重技法进行重新构建,通过艺术语言在审美层面上进行了过滤与更新。例如,她的复瓣荷花,既有荷花“花中君子”的高洁,又有“人面桃花相映红”的娇态。这些不仅凸显了艺术家“自本自根”的尊重传统,又紧随时代,从现代现实生活的嬗变中领悟到了当代绘画语言的新生。
孟旸对艺术与生活的思考,对绘画表现与当代审美的表达,对“自本自根”的尊重和“法古出新”的追求,均表现出了自己的禀赋。孟旸《不蔓不枝》没骨荷花系列作品呈现出的兰心蕙质,其婉约、柔美的画面风格,精逸超迈、节律自然和谐的艺术语言,不丰而腴、庶几心会的艺术思想,亦令人美不胜收,怦然心动。
在当代,随着中国当代青年艺术家的崛起,一些不满足于传统的艺术家,尝试着新思想、平面化甚至“西洋化”的表达,然而殊途同归的是,各种所谓“当代”形式的复制满天飞,似乎不传统、也不够当代,实在是扭曲的市场催生了扭曲的创作。而与此同时,总有一些严肃的有志于真正从内心深处求索艺术真谛的艺术家,他们从中国传统文化、绘画根本出发,不畏艰险,终日盘守于真实的自我,写时代之境遇,守传承之精,并孜孜求索。
美展作品短评:传统,是中国当代艺术之灵魂。孟旸的参展的五幅《不枝不蔓系列》作品,带有中国传统绘画代代相传的浓郁痕迹,融合了当代意向和传统绘画一以贯之的精神内核及文化内涵。在传统智慧与符合现实的当代创新与探索过程中,既深刻蕴含着对民族优秀文化的情感和精神智慧的遵从,又将工、写,具象、抽象等双重技法进行重新构建,不仅凸显了艺术家的兰心蕙质,亦节律自然和谐,浸润人心。她的这组《不蔓不枝》没骨荷花系列作品更是法古出新、精逸超迈,其婉约、柔美的画面风格令观赏者美不胜收,让人怦然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