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网!请【登录】或【注册】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网

  • 名家推荐: 李秀华 邱禄生 蔡纯杰 魏振同 石雨 杜鸿光 冯磊 王绍明
  • 首页

  • 艺术先知 墨客专稿 艺术动态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传世名作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全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国学百家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墨客商城

    分类阅读
    艺术先知艺术展览艺术拍卖投资收藏解读评论横幅展示趣闻杂谈艺术人物文献书籍文物古玩墨客专稿诗词文赋国学文史
  • 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先知 > 艺术先知

    广东美术的百年求索

    信息来源:澎湃新闻  |  阅读次数:8次  |  更新时间:2025-10-28 09:53:44

    “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正在上海美术馆(中华艺术宫)举办。展览以经典作品为载体,汇聚350多位从近现代到当代岭南美术名家代表作品,呈现了广东美术在百年间的革新历程与辉煌成就。其中“勇立潮头——洋画运动在广东”追溯了广东油画界先行者们上下求索的珍贵成果。

    “勇立潮头——洋画运动在广东”中,从展厅起首的李铁夫《未完成老人像》、《刘素薇肖像》、《盘中鱼》,关紫兰《少女像》,余本《奏出人间的辛酸》到司徒乔《伊湄像》等艺术家的画作,勾勒出了广东油画历史进程的主要轨迹。该板块还为林风眠、关良二人特设展区,以展中展的形式展出十数幅林风眠和关良的代表作,呈现两位在上海度过漫长艺术生涯的广东籍画家的艺术探索,呈现岭南画派与海上画派之间的艺术互动。

    李铁夫《未完成老人像》 油画/59.6×45.9cm/1930年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未完成老人像》那果断明快的油画笔触,显现了李铁夫严谨的学院式造型功底,无疑是教学上的最好典范。只用十数笔即画成的老人像,就如一种魔术,慑人心魄。对于此作,广州美术学院教授谭天评论道:“他的油画作品完全摆脱了中国传统绘画的样式和技法,例如他的《未完成老人像》,人物造型结实准确,在人物神情和性格刻画上,色彩和笔触的表现都已经相当自如娴熟”。

    李铁夫《盘中鱼》 油画/82cm×97cm/1941年 广东美术馆藏

    李铁夫擅长描绘肖像和静物,其作品大体上保持“学院派”古典作风的严谨庄重。静物画是其绘画探索的重要领域,鱼则是他最常表现的题材之一。李铁夫认为,“写鱼不难于写形、写色,而难于写实”。从他晚年创作的油画《盘中鱼》中,我们可看到他是如何“写”出鱼的新鲜感、生动感。这幅作品构图饱满,物象布置貌似随意,实显匠心。画面中鱼肚光亮圆润,青菜的鲜翠与辣椒的红艳形成鲜明对比,各种静物的结构和质感都被精心描绘,展现出艺术家深厚的写生功力。

    画面右下角题字“铁夫写盘中鱼赠栽甫先生”,说明这张画是赠给友人之画。在油画上以中国传统方式题款,显示出李铁夫深受传统文化的滋养,在精神和内涵上具有一种含蓄的东方情调。

    陈抱一《关紫兰像》油画/72cm×60cm/1930年 中国美术馆藏

    陈抱一既是关紫兰的广东同乡,也是关紫兰的恩师,师生一生都保持着亦师亦友的深厚情谊与往来。画中的关紫兰的肖像几乎全侧的脸,目光向斜下方看去,耳侧戴着蓝色的头花,长长的流苏垂到胸前。她穿着黑色高领旗袍,脖子上搭配一条长长的珍珠项链。

    陈抱一运用西方油画的写实技法,将东方女性的知性与恬淡刻画得淋漓尽致,同时有一种雍容高贵的气质。在这幅画中我们可以看到西方写实手法与中国画特有的晕染手法的结合,整体色调柔和,画面既有西方对写实的追求和对人文主义的表达,又有中国传统绘画浑然天成的神韵。

    关紫兰《少女像》 油画/90cm×75cm/1929年 中国美术馆藏

    关紫兰的《少女像》创作于1929年,曾发表于当时多种艺术刊物,现收藏于中国美术馆。画面洋溢着温馨亲切的气氛,笔触粗犷、简朴、洗练,色彩明丽。关紫兰具有把复杂造型简约、纯化的能力,善于运用装饰性纹样,增加作品的节律感。在这件作品里,我们可以看到艺术家受到法国后期印象派和野兽派的影响,兼具中国民间艺术的色彩和造型特点。

    关紫兰是民国时期有名的女画家,与当时的潘良玉、方壁君、蔡威廉、丘堤、孙多慈,被誉为“民国六大新女性画家”。她是中国最早一批接触西方后印象派的画家,透过日本前卫画家接受法国野兽派影响,形成了以形写意、大胆用色的风格。在1930年夏天,关紫兰携60幅油画作品回到上海举办个人作品展,作品中自由奔放的笔触,鲜艳而狂放的色彩,与传统文人画的结合,打破了当时画坛流行的写实主义风格,显得非常新潮前卫,掀起了一股“关紫兰热”。

    苏天赐《蒂娜》 油画/46cm×38cm/1948年 广东美术馆藏

    1943年,苏天赐考进重庆国立艺专,师从林风眠。这幅作品是苏天赐为其师林风眠的女儿蒂娜创作的。画中的蒂娜正值青春年华,带有中法混血的面容特点。苏天赐以简练活泼的线条,大笔竖抹出蓝色衣服色块,用写意的线条勾勒少女清秀的五官与面容轮廓。含蓄诗意的东方意境,明快而富有变化的色调,以及极富表现力的线条,烘托出蒂娜充满青春活力的气息。

    余本《奏出人间的辛酸》 油画/69cm×73cm/1930年 中国美术馆藏

    《奏出人间的辛酸》创作于上世纪30年代,作品原名《拉琴者》,是余本在加拿大多伦多安德里奥省立艺术学院求学期间创作的一幅作品。早年,余本在加拿大生活较为艰苦,曾需要依靠在堂叔的餐馆打工来维持生计。而画中的模特,正是当年与他同在餐馆谋生的一位广东台山青年。

    画中模特赤裸上身、俯首拉胡琴,单向的光线从左上方直泻而下,勾勒出拉琴者劳动过后的肩胛、手臂和脸颊。他的脸部整个隐没于阴影之中,让人看不清他的表情。但是通过模特的神态以及他系在腰间的粗布腰带,和余本巧妙的构图叙事,观者可以感受到这位劳动者的凄苦心境。《奏出人间的辛酸》不仅画出了拉琴者如怨如诉的弦音,更反映出了早年海外华人迫于生计在加拿大从事体力劳动艰辛而无奈的生活状态。

    这幅作品当年先后参加了1931年加拿大博览会,1932年加拿大皇家艺术博览会和1933年的多伦多世界博览会,是余本的成名作之一。它与同时期创作的《月琴》《希望》等作品,代表着余本从一位留学青年向着职业画家的转变。

    司徒乔《伊湄像》 油画/64cm×54.5cm/1949年 广 东美术馆藏

    冯伊湄作为伴侣与精神依托,在司徒乔的生命与创作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她的身影贯穿了艺术家不同阶段的绘画实践——从速写到油画,留下了多个版本的《伊湄像》,成为其艺术表达中最为真挚的母题之一。

    画面中,冯伊湄着一袭花卉旗袍,神态闲雅,面带浅笑,姿态自然而安定。她的眼神中既透出温柔的亲密感,又保有一种自信与静谧。司徒乔以松动而厚实的笔触描绘服饰与背景,形成轻快的色彩氛围;而在面部细节上,则转向更细腻的描摹,使人物在写实与情感间保持平衡。作品既呈现了油画技法的自由挥洒,又传递出私人情感的含蓄流露。

    作为一位在动荡时代中历经漂泊与病痛的艺术家,司徒乔的肖像创作往往寄托了他对生命、亲情与理想的理解。《伊湄像》不仅是对妻子的形象再现,更是他内心情感的寄托,是爱与依赖在画布上的具象化。冯伊湄在画面中温婉的姿容,不只是对一个人物的塑造,更象征了艺术家精神的支撑与慰藉。

    谭华牧《风景》 油画/35.5cm×43.3cm/20世纪50年代 广东美术馆藏

    亲切的弧线,温暖的色彩,天空的青蓝融入大海。天上的云也是散散地飘着,海天相接的地方不是一条直线,而是像心潮一样起伏。画面的左侧是蔚蓝的大海,海面上漂浮着一叶孤舟,一位渔翁正在垂钓。在画面的右侧,一对青年男女休闲地坐在礁石上谈心。天空、大海的颜色浑然一体,相互辉映,而山坡则采用了暖色,给人以宁静致远、轻松明快的观感。这一片喜悦、温馨的情景,正是谭华牧笔下的《风景》。画家用画笔过滤了尘世的烦嚣,带给我们宁静致远、轻松明快的画面。

    风景是谭华牧最热爱的主题和图像,他乐于用“旁观者”的眼光去观察和体验他生活的时代所特有的“诗意”。人物在谭华牧的画中,通常只是点缀风景的符号。这些灵动的人物元素给画作带来特别的情绪节奏和韵律,也带来了可供想象与阅读的故事。这种明显疏离20世纪中国美术主流的趣味选择,客观上也促进了谭华牧趋于稚拙、柔美的抒情风格的自我完善。

    梁锡鸿的《风景》创作于1935年,现收藏于广东美术馆。

    作品以纵幅画面表现自然景致,体量虽小,却构图完整。山石、树木与远景层次分明,透视简练,形成清晰的纵深感。

    20世纪三十年代,岭南地区正处于艺术转型的重要时期。梁锡鸿作为活跃的年轻画家,既接受过西方现代绘画的训练,也深受岭南文化氛围的影响。《风景》正是在这种中西交流的语境下诞生的:一方面,画面空间与光影的处理显示出欧洲写实与印象派的痕迹;另一方面,画家注重“气韵”的氛围塑造,使作品在写实之外保有东方诗意。这件作品可以体现岭南画家在现代媒介中寻找自我表达的探索。它见证了中国油画在地方性语境中逐步扎根的过程,也折射出20世纪30年代岭南艺术家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所作的创造性调和。

    赵兽《饮早茶》 油画/57cm×79.5cm/1969年 广东美术馆藏

    蔡涛曾评述道:“这幅作品融入了南国市民生活中饮早茶这一情景,以立体主义风格描绘了一幅市井人物群像,非常独特。赵兽笔下,每个人物都有双色面孔。”赵兽作为中国早期现代艺术运动中的代表人物,作品具有明显的现代主义风格与强烈的主体表现性。他的作品大多来自亲历事物和社会大潮,他的创作激情留下了历史意识驱动的深刻思考痕迹。

    习近平参观“百年守护——从紫禁城到故宫博物院”展览 蔡奇参观展览
    广交会舞台绽放东方美!深企斯达高携百余款国瓷精品,架起跨国文化桥梁
    相关动态
    当代中国画邀展敦煌启幕,探索“当下与未知”中的困境与新生广交会舞台绽放东方美!深企斯达高携百余款国瓷精品,架起跨国文化桥梁广东美术的百年求索习近平参观“百年守护——从紫禁城到故宫博物院”展览 蔡奇参观展览华东师大美院推出教师作品展,以“醒道”探索美术教育之道我国当代著名书画家葛溪月荣宝斋签约仪式潘天寿画谈随笔之:用笔、用墨、用色陕西渭南:窑火与故居中的文明传承“多灾多难”卢浮宫:博物馆里的激进主义风暴描绘时代画卷!浙江省第九届群星视觉艺术综合大展在衢州开展莫言、王振书法摄影展在香港开幕以笔墨致敬先贤!“浙江书法奖·沙孟海奖”第十二届书法篆刻大展开幕
    书法家推荐
    班兵刘恒明张业隆姚丹封忠杰张宏宇陈宝安王凯仇永光周德军
    画家推荐
    安君康郑光旭陈晋渔安丽彬聂华明孙忠彪武师宇贾大年邵立春李云德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墨客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