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网!请【登录】或【注册】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网

  • 名家推荐: 李秀华 邱禄生 蔡纯杰 魏振同 石雨 杜鸿光 冯磊 王绍明
  • 首页
  • 艺术动态
  • 书画名家
  • 经典名作
  • 在线展览
  • 诗词文赋
  • 文史国学
  • 艺术学堂
  • 华夏历史
  • 文娱故事
  • 文房商城
    分类阅读
    艺术先知艺术展览艺术拍卖投资收藏解读评论横幅展示趣闻杂谈艺术人物文献书籍文物古玩墨客专稿诗词文赋国学文史
  • 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先知 > 国学文史

    盛况空前!文坛“顶流”阵容广州论道

    信息来源:墨客网  |  阅读次数:169次  |  更新时间:2025-09-24 09:55:45

     

    王蒙(左一)在广东文学馆参观展览

    南海之滨,文学潮涌。

    9月23日,作为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周的重磅活动之一,粤港澳大湾区文学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广东文学馆举行。

    著名作家、原文化部部长王蒙,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邱华栋,中国作协副主席、江苏省作协主席毕飞宇,中国作协副主席、花城文学院联席院长麦家,广西作协主席、广西民族大学教授东西,上海市作协主席孙甘露等全国知名作家、专家,以及全国名社、名刊、名编代表,港澳和内蒙古、新疆作家,广东青年作家等300余人参与。

    “文学总是要有生活性、心灵性”

    一众文学名家围绕“新时代文学的新大众表达”,探索在数字时代与社会转型背景下,文学如何突破传统传播边界,以更鲜活、包容、互动的形式融入大众生活。他们从文学本源出发,穿梭于时代浪潮、创作现场与阅读深处,构成了一场关于文学“变与不变”的深刻对话。

    已至鲐背之年的王蒙目光清明,将他与岭南文坛近半个世纪的情缘娓娓道来。1978年,他的短篇小说《最宝贵的》在《作品》杂志发表,自此与广东文学结下不解之缘。“近半个世纪以来,我跟广东、香港、澳门的学长、文友们交往,像我的恩师萧殷,还有欧阳山、陈残云、秦牧、黄秋耘、黄庆云、陈国凯、金庸等,我非常怀念他们。”

    “文学是心灵和思维的艺术”,王蒙以70年创作积淀凝练出文学的真谛——既要扎根生活,又要超越现实。他说:“大众化也好,老大众化也好,新大众也好,文学总是要有生活性、心灵性,将生活心灵化,在生活的记忆和经验中创造出新的愿景、见解和希望。”

    谈及创作的本质,麦家将作家比喻为“给心灵弹棉花的匠人”、海明威笔下攀登乞力马扎罗山的“豹子”,既要沉静打磨手艺,又要勇敢挑战精神极限。“我们是心灵的竞技运动员”,他这样定义写作者的使命——在日复一日“弹棉花”般的技艺锤炼中,“对人类心灵摸高、跳远、求快、承重。我们的存在,我们的阅读,我们的写作,意义极其深远。”

    面对新大众时代的阅读变革,毕飞宇既看到手机阅读让“人人都变成阅读者”这一“令人欢欣鼓舞的事情”,又警惕阅读从攀登“书山”变为顺流而下的“温水”。他呼吁写作者必须进行有难度的阅读,“要刻苦地、用功地、费力地去读”,将阅读视为精神的“健身”,唯有如此才能让文学保持应有的重量与高度。

    面对新时代文学表达的重重挑战,东西表示,尽管新大众与新媒体的合力可能会催生融合多种媒介的“新文体”,但“写作的终极依靠还是大脑与人情”。他援引案例,警示AI写作的局限,强调直面现实仍是信息泛滥时代里获取灵感的根本。东西进一步提出,“鲜明地亮出观点”恰是新大众表达的特征,也是传统写作重获青睐的方法。在全球叙事同质化趋势下,他呼吁写作者既要敞开胸怀,又要保持特色,在差异中寻找文学的独特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论坛汇聚5位茅盾文学奖得主,堪称当代文坛的“顶流”阵容。王蒙、麦家、毕飞宇、东西分别作了主旨发言,阐释新时代文学的核心价值。孙甘露则作为当晚“鹅潭夜话”的重磅嘉宾之一,以一场岭南与江南的对话,为这场思想盛宴增添跨地域的文化回响。

    “粤港澳大湾区是文学创作的聚宝盆”

    “粤港澳大湾区就是文学创作的风水宝地、聚宝盆,创造资源源源不断,取之不竭。”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邱华栋说,“自古以来粤港澳大湾区便是文化交融荟萃之地,理应成为当代中国最重要的文学地标之一。”

    岭南文脉,三地同源。广东省作协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向欣呼吁打造具有中国特色、湾区气派的“粤港澳大湾区文派”,以“硬联通”筑牢文汇湾区的设施基础,以“软联通”厚植文学软实力,以“心联通”架设人文湾区的“连心桥”。 她表示,要让文学成为大湾区文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以文学无限呈现新时代的气象万千,以笔墨有情书写大变革的波澜壮阔”。

    上海市作协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马文运表示,虽然地分南北,但海派文学与岭南文学都承载着开放包容的精神。他强调,江河奔涌终汇于海,文心璀璨交相辉映,两地可通过上海书展、国际文学周、大湾区文学周等重要平台深化合作。浙江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叶彤认为,岭南文化的开放包容与江南文化的灵秀隽永“构成互补的精彩”,倡议“以笔为犁,深耕合作沃土;以文为桥,共绘时代新篇”。

    “真诚与真实是打动新大众的关键”

    23日下午,在“新时代文学的新大众表达”主题研讨中,与会专家从不同维度勾勒出新大众文艺的当代图景与发展路径。

    中国作协创作联络部原主任彭学明指出,文艺的本质从来属于大众。他认为,新大众表达之“新”,体现在文艺样式、传播平台、创作队伍与时代主题的全面拓展。面对表达渠道极大丰富的现状,他犀利地指出当前核心矛盾已从“能否表达”转向“表达何为”,呼吁创作者提升表达的质量与能量,让个人心声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

    文艺报社总编辑刘颋将新大众文艺放置于互联网语境下进行审视。她以丁玲延安时期的视角转变为鉴,提出当下写作者正经历从“代言”到“发言”的深刻转型——不再是为他者代言的宏大叙事,而是将“我”真诚融入的个体发言。她特别关注大湾区文学中的城市书写,认为其精髓在于处理好“新移民与原住民”“小人物与大时代”的复杂关系,而真诚的视角与真实的融入,是打动新大众的关键。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韩敬群则从出版视角聚焦“表达新大众”的迫切性。他观察到,“素人写作”日益焕发活力,那些扎根生活、情感真挚的普通人故事正赢得广泛共鸣。他呼吁作家们主动将新时代涌现的新职业、新群体纳入笔端,超越对传统题材的依赖,以经典性的书写为当代普通人立传,让文学真正成为记录时代面貌的鲜活史册。



    香港亚洲艺术周十月回归!瓷器、书画精品来沪预展
    2025上海文化发展系列蓝皮书发布
    相关动态
    夜读偶录 -- 章学诚论“浙东学术”倪正芳:文学“江湖”里的游宇明2025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在曲阜尼山开幕2025上海文化发展系列蓝皮书发布盛况空前!文坛“顶流”阵容广州论道百余专家学者共议《四库全书》传承与创新《朱自清大传》:一个中国作家、学者的坚强、韧劲和自觉金思宇:评“明世第一”沈周山水画的艺术创作与历史价值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作品联展亮相上海书展专家共话红楼版本源流脉络70余国中华传统文化爱好者同诵儒家经典史学大家许倬云去世
    书法家推荐
    孙德高张勤沈敏班兵刘恒明张业隆姚丹封忠杰张宏宇陈宝安
    画家推荐
    张世泰宋一平安君康郑光旭陈晋渔安丽彬聂华明孙忠彪武师宇贾大年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墨客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