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由浙江省博物馆主办,中国美术学院特别支持的“新西湖·井士剑作品展”在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区开幕。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斌,中国美术学院院长余旭红,浙江省文史馆专职副馆长姜玉峰,浙江大学敦和讲席教授、浙江大学图书馆馆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孙周兴、浙江省图书馆党委书记、馆长胡海荣等领导嘉宾出席开幕仪式。浙江省博物馆党委书记、馆长纪云飞致开幕辞。
纪云飞表示,井士剑的艺术,从来不是对过往的复刻,也不是对现实的简单描摹。他把对世界的好奇、对生活的热爱、对明天的期许,都揉进了颜料里,铺展在画布上,等着每一个懂的人,去读,去想,去共鸣。新西湖成为一个时代的世界景观,西湖正从一个底蕴深厚的远古历史文化迈进了钱塘江新时代,象征着西湖与钱塘江的因缘同脉,成为这个时代独有的特征。“新西湖·井士剑个展”在浙江博物馆之江馆展出,是浙江博物馆对当代艺术、对今天即未来的历史文化的一种关爱与关怀,彰显出深厚的人文底蕴和时代敏锐的目光,为历史铭刻一个未来的印章。
《量子女神》系列 30×40cm 布面丙烯 2024—2025年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油画学会第六届理事会会长许江在序言中表示,具象表现绘画是当代绘画自我重建的一种重要的学术激流,也是中国美院30年来绘画发展的一股重要的思想力量。井士剑是国美具表绘画的重要的代表画家,他的艺术视野开阔,极具冲击力,善于在浓黑稠密之处抹上闪电般的光色,有浊中能清的风采。他的西湖十景,他的愚公移山等,都有那种浊而能清的寓言感。湖山之魅,在于有谜。谜底具成诗。“迷·湖”正是一个诗性的画展,一个有谜有诗的画展。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9月3日。
《小中现大——驯化 1》《小中现大——驯化 2》30×40cm 布面油画 2010-2015年
明月出天山 苍茫云海间
——“新西湖—井士剑作品展”开幕式讲话
金一斌
今天,我们以“新西湖”之名,汇聚浙江博物馆。井士剑以湖山为纸、以时代为砚,把一个湖、一座城、一段文明史,折叠进自己的画面。这是一场视觉艺术与学术思想的顶会。
新西湖 300×800cm 布面油画 2025年
何谓“新西湖”?
井士剑以三重维度,重构传统:
艺术地理的全球映照。“新西湖”以西湖为原点,辐射世界文化图景。井士剑通过“艺术地理”“漫步江湖”“江湖泛舟”等系列,将西湖从地域景观升华为文明对话的载体,在德国、意大利等国际展览中,展现中国文化的辐射力,印证“西湖是映照世界的自然之镜”。
植物意志的生态哲思。井士剑的“一棵树”“量子女神”等作品(2019至今),让植物开口说话:它们不再是被凝视的客体,而是与人类互为尺度的“他者”,从而揭示自然崇高与人类命运的共生。他以植物为隐喻,批判消费主义浪潮下的生态危机,呼唤“生生不息的生命共同体”,赋予西湖东方诗性的当代表达。
存疑模型的批判精神。面对话语博弈与技术异化,他通过“素描性复刻”“混合媒材实验”解构绘画本质,以“存疑的模型”追问艺术真实性——从传统手工缝纫到数字复构,回归“眼、手、心”的劳作本质,重塑艺术的本体价值。
井士剑在最近的访谈里提到,他要让“湖水的反光成为思想的反光”。他悄悄把工作室的灯光调到与西湖水面同色的4000K,让夜航的船灯和画布上的色层互相“借光”。这种近乎执拗的“校准”,提醒我们:所谓“新西湖”,不仅是图像更新,更是主体与世界重新对表。
《江湖泛舟》系列 40×50cm 木板综合 2025年
行者无疆:以“为艺术战”践履使命
创作不息:从1989年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到2024年重返“小中现大”,井士剑35年创作生涯从未停歇。他主创的《飞夺泸定桥》《遵义曙光》等国家重大题材作品被国博收藏,彰显“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实践精神。
破界探索:从油画、雕塑到行为艺术(如“冰冻2008秒”),从架上绘画到《移城》火车装置(2008上海双年展“最大体积作品”),他以多元媒介突破边界,践行“艺术是不断延伸的生长”。
哲者追问:绘画作为方法论的时代命题
理论自觉,提出“绘画是一切艺术媒介的方法论”。他融合现象学“悬置先验”(如胡塞尔“不断重来的视觉判断”)与中国“澄怀味像”传统,在《西湖》系列中,以灰黑色调“揭示被藏匿的西湖本真”。
思想锐度,强调“内心的真实体验高于美的表象”。他在《植物的意志》中,投射对人类集体性与差异性的哲学思辨,直面“消费时代的艺术使命”。
三人行 225×380cm 布面油画 2005年
学术图谱:三十载坚守的独立脉络
井士剑是中国美院“哲匠奖”获得者,他的可贵之处,在于他鲜明的学术图谱:20世纪80年代“叙述历史”的激情、90年代“表现性批判”的锋利、2000年后“重返东方”的迂回、2019年至今“新西湖”的辐射——四个阶段,一条主线:拒绝被潮流定义。
当各种波普盛行,他转向表现主义的粗粝;当市场狂欢,他回归大地的沉默。这种“逆风而行”的学术定力,正是中国美院“哲匠精神”的活体样本。
十年展望: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罗曼·罗兰 《米开朗基罗传》
今天,我把罗兰的句子送给井士剑,也送给在场的每一位。在认清技术狂飙、生态危机、意义碎片的真相之后,他仍把画布钉在湖山之间,让一根柳条、一截断堤重新发光。我愿把这束光再推远一点:愿“新西湖”不仅是一面镜子,更是一枚种子——落在不同肤色、不同语系的土壤里,都能长出各自的新枝。十年后,当世界再次回望东方,愿它记得:在杭州,有一群人曾用湖水调色,用山风运笔,把对未来的信念,悄悄种进了现在。
《红果园》系列 30×40cm 布面丙烯 2024—2025年
湖上魅影 250×400cm 布面油画 2008
《确定与非确定》系列 76×110cm 纸本素描 2025年
无限的游戏 275×440cm 布面油画 2023年
远浦归舟1、2 70×88cm 木板综合 2025年
蓝光 76×110cm 纸本素描 2025年
房子 30×25×20cm陶 1995-199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