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网!请【登录】或【注册】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网

  • 名家推荐: 李秀华 邱禄生 蔡纯杰 魏振同 石雨 杜鸿光 冯磊 王绍明
  • 首页

  • 艺术先知 墨客专稿 艺术动态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传世名作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全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国学百家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艺术先知艺术展览艺术拍卖投资收藏解读评论横幅展示趣闻杂谈文化人物文献书籍文物古玩墨客专稿诗词文赋国学文史
  • 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先知 > 解读评论

    高雅艺术不应高冷

    信息来源:光明日报  |  阅读次数:471次  |  更新时间:2023-08-16 20:58:57

      最近,一位网名为“@上上”的北大博士生用美声唱法翻唱各种“洗脑神曲”的短视频走红网络,最高单曲播放量突破1.6亿次,引起全网关注。

      “@上上”用美声演唱“洗脑神曲”,打通了高雅艺术与通俗艺术间的壁垒,让美声这一高雅艺术在娱乐内容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短视频平台有了一席之地,并且成功让很多人对高雅艺术“路转粉”(从“路人”转变为“粉丝”),这着实令人振奋。

      通观人类艺术发展史,雅俗艺术之间似有一道不可逾越的天然鸿沟。能载入艺术史册的,几乎全为雅艺术。但俗艺术并非不能转化为雅艺术,比如宋词刚刚问世时,因一些作品为歌女所吟唱,故被贬低为“诗余”。再如,对昆曲热爱到“家里收拾起”的清代文人,面对横空出现的京剧,竟以“花部”蔑称,意在对应昆曲的“雅部”。一言以蔽之,花者,俗也。

      看如今,宋词、京剧都是中国艺术殿堂中璀璨的明珠。这是历经历史磨炼的结果,当中既有机缘,也有巧合。可一些俗艺术转化成雅艺术后,却走向了曲高和寡的高冷。比如,京剧当前传承弘扬之难,早已为各界公认。个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艺术一旦雅化,就会或被动或主动地曲高和寡。

      就常理而言,阳春白雪似乎和下里巴人“势不两立”,除非下里巴人能够在绵延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升级,最后跻身阳春白雪之列。可下里巴人转化为阳春白雪,往往又是以失去大量受众为代价的,这仿佛已是艺术史上一条颠扑不破的定律。当然,艺术发展的规律并非一成不变,它无时无刻不受到时代、科技的多重影响。在如今这个短视频时代,雅俗之间的隔离墙正在慢慢消解,取而代之的是“雅俗共屏”。以“@上上”为代表的一批有情怀、懂艺术更懂互联网的“后浪”们,正努力推动高雅艺术放下“高冷”的身段,并让其逐渐在大众中“走热”。

      从艺术学理论的角度看,“雅俗之辨”无非是“叫好与叫座”这一对“老冤家”的矛盾使然。放眼当下,“俗”在很大程度上由互联网上的流量所决定,虽然“叫座”,但质量难免参差不齐。当来自民间的“俗”从“通俗”沦为“庸俗”甚至“低俗”“丑俗”时,当然会激起舆论场上的反对之声。这样的“俗”,会一下子掉落到审美“鄙视链”的最底端,这是我们应努力提防并极力反对的。因此,“雅”艺术如果能在短视频时代介入通俗艺术的传播,阻止其滑向“低俗”“丑俗”,当然是一件功德无量之事。

      田汉先生曾寄望于青年艺术家“要提升观众的趣味,而非迁就观众的趣味”。就当下而言,一方面应当注意到,我国拥有庞大的短视频受众,可群众总体受教育水平不是特别高,审美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所以一部分庸俗的作品有了可乘之机,它们往往假借通俗之名大行其道,部分短视频从业者也见缝插针,靠“审丑流量”博眼球;另一方面也应注意到,目前仍有许多如“@上上”一样的青年,他们愿意以通俗的形式,弘扬先进文化、传承传统文化、传播高雅文化,成为互联网上的一股清流,有力地抵制了各种“低俗”“丑俗”,成就了“通俗共高雅一色”的新局面。

      从技术上看,“@上上”用美声演唱大家耳熟能详的“洗脑神曲”,这符合艺术传播的一般规律。“洗脑神曲”曲风虽难免有些浮夸聒噪,但因其旋律早已深入人心,有着较为扎实的群众基础,所以用美声唱出来,既愉悦了大众,又让高雅艺术离人们近了一步,何乐而不为?

      这让我想到我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往事。好几年前,我曾欣赏过欧洲某著名乐团在上海的一场交响音乐会。音乐会开场后的几首曲目都是大家并不太熟悉的西方古典乐作品,没多久,台下许多观众已昏昏欲睡。但就在演出结束之前,《敢问路在何方》这一大家熟悉的旋律突然响起,乐团指挥甚至拿着指挥棒模仿起孙悟空的动作,顿时激起台下观众的兴趣,全场观众一下子精神起来,一起打起了拍子,最终这场音乐会赢得了大家的掌声。这个独特的创意其实与“@上上”的美声网红短视频有异曲同工之妙。

      “@上上”也给网红博主、流量明星指明了发展方向。靠“小鲜肉”“网红脸”甚至各种“粉丝造势”,绝非长久之计,网红博主、流量明星应思考如何巧妙运用自身流量,以存量带动增量,做先进文化、高雅艺术的传播者。当前,大量国潮视频、网剧受到追捧,各大博物馆的文创产品供不应求,这说明承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艺产品和文艺作品越来越受青睐,也昭示着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迎来新的历史机遇。面对时代赋予的机遇,有识之士应顺势而为,积极探索互联网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创新网络文艺作品的形式,丰富网络文艺作品的内涵,更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多层次精神文化需求。

      新时代,坚持人民性理应成为一切艺术的发展方向,成风化人应当是文艺行业从业者的共同责任。高雅艺术也应当主动告别“高冷”,努力打破“曲高和寡”的成论,从而形成“曲高众随”这一面向人民的艺术传播新格局。在这个意义上,我对以“@上上”为代表的民间艺术博主们的开拓性努力,充满敬意与期待。

      (作者:韩晗,系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副教授)

      《光明日报》(2023年08月16日13版)

    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揭晓,《千里江山图》等5部作品获奖
    第二届中国(瑞安)儿童文学动漫周举办——解锁儿童文学更多可能
    相关动态
    略谈古董艺术品的保值价值何挥毫:宋元绘画的当代传承与艺术升华中美协副主席、画家马锋辉:艺术征途勤探索,题材挖掘尚不足李跃林:从两件南宋告身说宋代院体书法的演变李苦禅:写意画,不是画出来的,笔笔全都是写出来的郭沫若妻子于立群书法:精研碑帖,专擅隶书,字体清秀,功底非凡透过中国古代文学,谈谈文学作品中“渔父”形象的发展 沈尹默:书法造诣被誉“直入宋四家”,陈独秀却称他“俗气在骨”如何学书法能规避弯路? 邓以蛰:画法与书法的关系全球艺术财富上榜画家:彭水影学术价值及市场分析写实与写意:宋代花鸟画的审美趣味
    书法家推荐
    陈开龙丁庆俭赵定洪张衍水汪登保颜根深张自宝朱希田赵方生孙运军
    画家推荐
    何雨春刘姣艳王刚林伟夏积夫赵红云李惠省陈峰(陈沣)唐十笠王跃奎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墨客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