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网!请【登录】或【注册】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网

  • 名家推荐: 李秀华 邱禄生 蔡纯杰 魏振同 石雨 杜鸿光 冯磊 王绍明
  • 首页

  • 艺术先知 墨客专稿 艺术动态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传世名作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全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国学百家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艺术先知艺术展览艺术拍卖投资收藏解读评论横幅展示趣闻杂谈文化人物文献书籍文物古玩墨客专稿诗词文赋国学文史
  • 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先知 > 重点推荐

    故宫馆藏宋代瓷器欣赏

    信息来源:墨客网  |  阅读次数:4057次  |  更新时间:2018-06-07 10:41:32

    白釉花口高足杯,宋,口径9.8cm,足径4.5cm,高6.3cm。

    杯口呈五瓣花形,器身呈花瓣状,高足微外撇。通体施白釉。

    此杯造型仿金银器中花瓣形高足杯而制,精致细巧,釉色洁白,釉质光润,体现了宋代白瓷的烧制水平。

    景德镇窑青白釉刻花注壶、注碗,宋,通高24.3cm。

    注壶:高21.5cm,口径3.5cm,足径9cm;注碗:高12.3cm,口径17cm,足径9.8cm。

    注壶直口,有盖,盖顶置狮形纽,折肩,弯流,曲柄,圈足。肩部划花缠枝牡丹。注碗葵瓣式口,碗体呈六瓣花形,圈足。注壶与碗通体施青白釉。

    注壶、注碗组合成套,是温酒用具。温酒时将注壶置于注碗中,以碗中热水温之。其形象较早见于五代顾闳中所绘《韩熙载夜宴图》中。

    从纪年墓出土的实物看,成套的注壶、注碗多为北宋遗物。其中以安徽宿松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吴正臣夫妇墓出土的一套青白釉注壶、注碗最为精美。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曰:“大抵都人风俗奢侈,度量稍宽,凡酒店中不问何人,止两人对坐饮酒,亦需用注碗一副,盘盏两副,果菜碟各五片,水果碗三五只,即银近百两矣。”说明北宋时曾普遍流行使用注壶、注碗。

    景德镇窑青白釉倒流壶,宋,高11.2cm,足径6cm。

    壶体呈瓜棱球形,一条堆塑其上的螭龙巧妙地形成壶流与提梁,平底,底中心有一注酒的圆洞。通体施青白釉,釉色白中泛青。

    此壶设计巧妙,因利用连通器原理,注酒时将壶倒置,从底孔注酒后,再将壶正置,即可从螭龙嘴往外倒酒,故称“倒流壶”。

    西村窑青白釉褐斑刻划凤纹大碗,宋,高8.9cm,口径33.3cm,足径9.5cm。

    大碗折沿,弧壁,圈足。通体施青白釉。碗内底刻凤纹,并饰有5组规则的褐色点彩。内壁刻缠枝莲花纹,花纹上随意点缀褐色彩点。碗外壁素面无纹饰。

    此碗形体大而规整,以刻花与点彩相结合进行装饰,繁而不乱,为宋代西村窑瓷器的代表作。

    青白釉刻花加褐色彩绘是西村窑特有的品种。这种点彩手法在广州晋墓出土的青釉器中已有发现,可见它是由晋代流传下来的。

    吉州窑绿釉刻花枕,宋,高9cm,枕面26.5—22cm,枕底24—19cm。

    枕如意形,底中心有长方形孔。通体施绿釉,底素胎无釉。枕面依枕形外周划复线开光,开光内刻叶纹4片,枕侧戳印朵花。

    绿釉枕是宋金时期比较流行的瓷器品种,尤以北方窑烧造较多,如河北定窑、磁州窑,河南鲁山窑、宝丰窑、禹县窑等均有制作。此枕纹饰与在吉州窑窑址中采集到的标本类同,为吉州窑绿釉器物之典型。

    吉州窑黑釉剔花梅瓶,宋,高19cm,口径5cm,足径6.8cm。

    瓶小口,圆唇,短颈,丰肩,内凹足。通体施黑釉,器身剔折枝梅花,纹饰部分露黄色胎,花蕊用褐彩勾画,装饰效果极强。

    定窑白釉刻花折腰碗,高5.5cm,口径16.8cm,足径9.4cm。

    碗敞口,浅式,斜腹,近底处内折。通体白釉,口部镶铜。碗内、外壁及里心划刻莲花、莲叶纹。

    此碗白釉纯净,所饰莲花线条自然流畅。碗之内、外壁均有刻划纹者较为罕见,此碗是定窑瓷器的精美之作。

    哥窑葵花洗,高3.5cm,口径12cm,足径8.8cm。

    洗呈葵花瓣式,洗心微向内凸起,底有6个支钉烧痕。通体施灰色釉,釉汁厚润,釉面满布开片,纹片大小相间,大片的纹线呈铁黑色,小片的纹线呈金黄色,故有“金丝铁线”之称。

    洗在古代生活中用途广泛,有盥洗用具,亦有文房用具或陈设品。其形制广口,折沿,宽唇,深腹,平底。汉至晋代流行在器物内底刻鱼纹,有陶、青瓷制品。宋代南北瓷窑普遍烧造。此洗造型玲珑小巧,典雅可爱,是宋代哥窑瓷器中的精细之作。

    哥窑八方贯耳扁瓶,高14.9cm,口径4.6-3.7cm,足径4.8-6.4cm。

    瓶仿青铜器式样,为八方形,口微外撇,颈部凸起两道弦纹,两侧各有一筒状圆形直耳,中空,俗称“贯耳”。腹下部丰满,高圈足微外撇。底足一周无釉,呈黑色。

    此瓶釉面光亮莹润,通体开细碎鱼子纹,纹片自然美观,别具一格,为典型的哥窑产品。

    哥窑八方碗,高4.2cm,口径7.8cm,足径2.8cm。

    碗呈八方形,口微外撇,弧壁,瘦底,八方形圈足,足微外撇。碗里外满施釉,外壁施釉较厚,开片较大,为冰裂纹;内壁施釉薄,开片细小而密集,形成一种无规则的蜘蛛网线,即百圾碎。口沿因釉下垂呈现出紫色,足边无釉,呈铁黑色,俗称“紫口铁足”。

    此碗造型新颖雅致,折角棱线分明,线条宛转自然,为宋哥窑器物中的珍品。

    吉州窑剪纸贴花小碗,宋,高5.3cm,口径10.5cm,足径3.5cm。

    碗敞口,碗式较深,浅足露胎。里外施两种釉,外施酱釉,点以浅黄色斑点,里为窑变花釉。碗内壁饰3组酱色菱形开光式剪纸纹样。

    将民间剪纸贴花艺术直接运用到瓷器的装饰上是吉州窑匠师的创举。

    传承的路上——三代留苏留俄艺术家作品联展在京举办
    这些艺术家除了天赋异禀 还要出道早
    相关动态
    中国近现代陶瓷雕塑精品展杭州展出马未都:每天展出3000件,100年不重样!圆明园青铜“虎鎣”亮相国博故宫馆藏明景泰、天顺、正统瓷器精品欣赏景德镇出土瓷片与三朝传世瓷器精品聚首故宫逸品轩瓷器热销专场 弘扬华夏名瓷文化故宫馆藏明宣德瓷器精品欣赏如何通过釉面的判断来区分瓷器的新老广西钦州:古窑再开窑 古陶焕生机官窑中的官窑:清代珐琅彩瓷器那些价值连城的瓷碗贵在哪里故宫馆藏宋代瓷器欣赏
    书法家推荐
    陈开龙丁庆俭赵定洪张衍水汪登保颜根深张自宝朱希田赵方生孙运军
    画家推荐
    何雨春刘姣艳王刚林伟夏积夫赵红云李惠省陈峰(陈沣)唐十笠王跃奎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墨客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