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网!请【登录】或【注册】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网

  • 名家推荐: 李秀华 邱禄生 蔡纯杰 魏振同 石雨 杜鸿光 冯磊 王绍明
  • 首页

  • 艺术先知 墨客专稿 艺术动态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传世名作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全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国学百家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艺术先知艺术展览艺术拍卖投资收藏解读评论横幅展示趣闻杂谈文化人物文献书籍文物古玩墨客专稿诗词文赋国学文史
  • 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先知 > 诗词文赋

    《经典咏流传》:古诗新唱何以吸引年轻人

    信息来源:墨客网  |  阅读次数:2089次  |  更新时间:2018-03-02 14:16:17

    北宋文学家苏轼的《定风波》、元代画家王冕的《墨梅》、清代诗人袁枚的《苔》,这些古诗词被唱出来是什么样?会变得更好听吗?更容易传播吗?今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节目《经典咏流传》“以现代音乐和古典诗词”的模式,将16首古诗词全新呈现在观众面前,令人大饱耳福。节目中不少诗词改编成歌曲后,迅速在年轻人中流传开来,成为激活传统文化的又一成功范例。

    古诗词结合现代音乐:经典二度创作后迅速流传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用古诗词配以现代音乐予以全新呈现,虽不能说此前完全没有但却也并不多见,我们经常哼唱的《水调歌头》《滚滚长江东逝水》《在水一方》等,就让人在记住优美歌曲的同时也了解了诗词的内涵。

    事实上,“和诗以歌”的诗乐传统在中国的历史十分悠久。诗言志,歌咏言。中国古代的著名诗篇《诗经》《离骚》就是吟唱出来的,唐诗、宋词、元曲等也一样和音乐结合在一起,大多是亦诗亦歌、亦吟亦唱的作品。

    为什么不把这种古老的传统,用在今天的文化传承上,并且通过电视这种视听载体呈现出来?抱着这样的想法,节目制作方央视创造传媒经过一年多的精心策划,决定做一档将音乐与古诗词相结合的节目,即《经典咏流传》。

    从电视的角度看,音乐节目大家都在做,诗词节目也一样,但将这两者结合在一起的节目,还真的没有人做过。《经典咏流传》做什么?怎么做?找谁做?立足于“再造当下的流行和未来的经典”的定位,制作方意识到必须将文学性和音乐性合二为一,采取星素结合、老少同台、中外交融的形式,才能将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传承上升到全民参与的高度、美学引领的深度。

    经过用心挑选,最后有16首古诗词被以不同的音乐形式呈现到舞台上。其中有经典影视音乐作品如《滚滚长江东逝水》《枉凝眉》等老歌新唱,也有委约原创的作品如《声律启蒙》《定风波》等;有《将进酒》这样的摇滚音乐形式,也有《三字经》等说唱形式;有中国第一代钢琴大师演绎的《梁祝》,也有“90后”加油男孩王俊凯演唱的《明日歌》;有台湾民歌音乐家胡德夫根据古谣改编的《来甦·秋思》,也有香港汪明荃罗家英夫妇演绎的《鹊桥仙》。

    虽然节目只有短短3期,但是作品扎实、嘉宾多元、创作精心、表演真诚,使得每首诗词与歌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并迅速流传开来。节目开播次日,《经典咏流传》就一举拿下了豆瓣9.4的高分,创造了文化节目的最高评分。业内人士和观众纷纷给予节目好评,并在网络主动传播,成为2018年春节期间的一个热点文化现象。

    时代性与时尚性兼具:经典穿越时空重焕新生

    将诗歌唱出来的效果会这么好,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当代知名作家梁晓声表示,节目效果之好超出了自己的想象。“我也想到过古典诗词的现代传唱,不过更多想到的是古筝,曲调依然想到的是古调,用如此现代的唱法和曲调来演绎,而且演绎得更贴切,是我没有想到的。”

    在谈及节目为何如此受欢迎,央视创作传媒总经理、总编辑过彤分析主要原因在于:“我们不是在展示品鉴一件件古董,而是要让经典通过我们今人的创造活起来、流行起来。”

    至于用现代音乐激活古诗词的密码是什么?过彤认为有两个:一个是时代性。中国的诗词文化博大精深,要选那些对当下中国社会有观照性、具有普世情感的作品,因为只有这些普世情感能够穿越时空,具备二度创作再流传的可能性。另一个是时尚性。邀请什么样的演唱嘉宾,用什么样的演绎方式,是吸引年轻观众、激活经典的重要因素。

    随着节目的火热播出,一系列关于艺术、教育、传播等方面的话题也引发讨论。比如谈到怎样更好地将音乐与古典诗词融合,中国音乐学院院长王黎光感触颇深。他认为经典诗词在现代语境下丝毫不落伍,古代汉语和现代音符的嫁接,让大众更好地接近传统文化,这种做法其实是对艺术的准确表达。目前,他正计划把节目搬到中国音乐学院作为课堂教育。而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影视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尹鸿看来,诗和歌的创新结合,把一个过去完成时的作品成功地转化为现在进行时的文化,歌给文字带来情绪感染,而诗给歌带来更多的表情,不仅让诗歌流传,也会让歌词越写越有文化。

    看到诗乐传统的唤醒,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康震觉得十分欣喜。在他眼中,每一首诗、每一首歌的背后其实都有一段人生,而每一段人生的背后承载的或辉煌或失落,都与亘古绵延的文化传统相连接。他们跨越千年之后到达现代,变成无以复加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成为我们民族文化的自信和骄傲。

    从《经典咏流传》的创新出发,中国社科院新闻所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冷凇不禁畅想,未来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上,能够把文、史、哲、美、乐等多个领域全部打通,让更多人感受到传统文化无与伦比的魅力。

    高校学生模仿“世界名画”摆拍,可以说是戏精本精了
    庆元宵喜迎国际三八妇女节“西洋绮梦”书画精品展
    相关动态
    诗仙李白动起情来整个盛唐都比不过,读过这首诗,无人不相思成疾雨后李清照向新婚丈夫求欢,写下一首撩人宋词,句句都在诉说相思唐朝诗僧在山家做客时,在墙壁上题写的一首小诗,美得犹如一幅画杜甫的绝望之旅与“理想型人格”2025数字文旅赛道作品展播|“如梦令 4.0”古诗文大数据挖掘平台诗承古今 雅聚宣南!2025“百年丁香诗会”系列文化活动开幕辛弃疾唯一传世的书法真迹,金戈铁马的他,字迹竟然这么秀气!辛弃疾唯一传世的书法真迹,金戈铁马的他,字迹竟然这么秀气!清明梨花飘(邱禄生)宋代诗人的一首小诗,意境优美,宛如一幅山水画,读后令人难忘!古诗词里的清明,AI画出来了!李清照最空灵的一首词,掷地有声,如同细雨洒向读者的心田
    书法家推荐
    陈开龙丁庆俭赵定洪张衍水汪登保颜根深张自宝朱希田赵方生孙运军
    画家推荐
    何雨春刘姣艳王刚林伟夏积夫赵红云李惠省陈峰(陈沣)唐十笠王跃奎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墨客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