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网!请【登录】或【注册】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网

  • 名家推荐: 李秀华 邱禄生 蔡纯杰 魏振同 石雨 杜鸿光 冯磊 王绍明
  • 首页

  • 艺术先知 墨客专稿 艺术动态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传世名作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全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国学百家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艺术先知艺术展览艺术拍卖投资收藏解读评论横幅展示趣闻杂谈文化人物文献书籍文物古玩墨客专稿诗词文赋国学文史
  • 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先知 > 解读评论

    雁北:我想要打破千年来中国画对色彩的束缚

    信息来源:雅昌艺术网  |  阅读次数:2105次  |  更新时间:2018-03-01 11:47:22

    艺术家雁北

    “我认为文人画把中国画引向歧途;我不认同艺术家饿着肚子才能把艺术做好;我想要打破一千多年来中国画对色彩的束缚。”

    艺术家雁北对于绘画的认识总是会给人们很多惊喜,引导你去思考,这得益于他对中国美术史和西方美术史的研究,同时也得益于他的开阔的眼界。


    隰有游龙 I | Dynamic in the Marsh I

    纸本水墨设色| Color and Ink on Paper

    71.5 cm X 70 cm

    2014

    雁北从事中国画创作,但并不局限于中国画的传统,他将西方的色彩系统引入到中国画的创作中,以期抛砖引玉,打破千年来中国画对色彩的束缚:“现代社会人都要长生了,反观我们,还在画梅兰竹菊,还在提墨分五色,太局限了,为什么不能往前走一步呢?”

    竹歌 III |Singing from Bamboos III

    纸本水墨设色| Color and Ink on Paper

    95 cm X 95 cm

    2014

    他虽然也画残荷、衰草,但在他这里残荷、衰草只是一种载体,他想要的是借此表达胸中意气,探讨物象背后“意识”那个更加神秘的世界。


    80年代考学情况怎样?考学之前您是如何接触艺术又是如何学习的?

    雁北:小时候家庭条件不好,画画都是在书本的边角上,1978年我十五岁,当时恢复中考,就考上了平谷师范,由于喜欢画画,就报考了美术班,当时没有现在的石膏像,只能照着报纸临领袖像,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平谷一小担任美术老师,遇到了一位很有学识的老先生吴郁洲,教了我传统的中国古代画法,梅兰竹菊,山水一派。

    风景I | Landscape I

    纸本水彩 | Water Color on Paper

    38 cm X 27 cm

    1983

    当时,我一个月工资32块5的,我会拿10块钱来买书。记得有一次去香山玩,人家都上山了,我一个人在书店里津津有味地看《芥子园画传》,最后用身上所有的钱把这套书买了下来,连吃午饭的钱都掏出去了。要说入门,应该就是从《芥子园画传》开始,至今我还留着那四本书。

    此外,也是从那时候开始,每周都会去北京,花1.4远坐东直门长途汽车,买书、逛美术馆,后来平谷三中成立,我被调到那里教美术,几乎天天出门画速写,画天空颜色的变化,没有老师,就自己看书摸索,自己悟。现在对色彩的运用应该是那时候就打下了基础。这里要讲到的是,另一位亦师亦友的陈克永,我经常向他讨教问题,和他一块儿出去写生,他帮我解决了艺术上很多疑惑。

    山石| Stones of Mountain

    布面油画 | Oil on Canvas

    60 cm X 60 cm

    1995

    您后来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大学的经历是怎样的?

    雁北:上了大学后,我遇到了很多良师:王琦老师是我绘画启蒙最原点的老师,他当时刚从右派的苦难中走过来,为人诚恳勤奋,教我绘画和做人的气度;王功新老师活跃的思想和对艺术探索的激情,到今天还一直激励鞭策着我;何大桥老师是一个把画画当做乐趣和享受的人,对他来说,坐下来画画是天底下最快乐的事,我今天才做到和何老师一样,把画画作为生活的一部分;孙志军老师说过一句话,我至今还印象深刻:“任何一张画都有一团气,这气不能散”;崔子范老师当年来我们学校上了半天课,他画前会先用水打个稿,这个举动启发了我:“水墨水墨,以水先行”,并且他落笔肯定,寓巧于拙,返璞归真。

    花与桃| The Flowers and Peach

    纸本水彩 | Water Color on Paper

    49 cm X 49 cm

    1996

    大学期间,还有一件比较重要的事情,就是我看了非常的书,对中国美术史和西方艺术史有了比较深入地了解,也是从那时候明白,历史上有那么多了不起的人物,将来想要做出一番成就,就要以他们为参照,要和他不同。

    大学之后,你有过一段非常辉煌的创作期,但后来转向商业做生意去了,这是为什么?

    雁北:我不认同艺术家饿着肚子才能把艺术做好,翻开艺术史会发现,赵孟頫是高官,王蒙是高官,黄公望同样是高官,即便是一直被我们认为贫穷的梵高,也并不贫穷,从他的作品就可以看出来,可以那么奢侈的用颜料创作,显然不是贫穷的艺术家能够做到的,在巴黎的时候,他弟弟每月给450珐琅,当时巴黎大学教授的工资是120珐琅。

    鱼乐III | Joyful Fishes III

    纸本水墨设色| Color and Ink on Paper

    50 cm X 100 cm

    2010

    白露依依 I | With Dew I

    纸本水墨设色| Color and Ink on Paper

    71.5 cm X 140 cm

    2014

    在做生意之前,我还做过两年记者,之所以会转向做生意,与当时的创作也有关系,我是北京最早画北京胡同的艺术家,当时办一次展览可以拿到5000美金,后来还画过水乡、藏区等等,也参加过官方展览,并且加入了北京市美术家协会,但是由于商业的氛围,对艺术的影响非常大,我不想再继续下去,同时,由于家庭人口的增加,经济压力也开始变大,于是就选择了下海去做生意,创办了一家环境艺术公司,想等财务自由之后再重新拾起画笔。但是说的轻巧,做了生意之后总有各种琐事缠身,也没时间静下来好好琢磨和思考,于是我和家人选择移民到海外。这是一个悠闲的南欧小国,生活宁静,我觉得前面几十年心里积压着的情感,到这里就全部放开了,整个人很自由。我现在经常沿着海边散步,听不息的浪涛声,观察随风摇曳的植物,创作灵感如泉涌一般,在这里生活就是艺术。

    2000年之后,您从油画转向国画创作,这又是为什么?

    梦回江南| Dreaming back to Jiangnan

    纸本水墨设色| Color and Ink on Paper

    71.5 cm X 140 cm

    2014

    七月流火 II | Sunset in Early Autumn II

    纸本水墨设色| Color and Ink on Paper

    71.5 cm X 140 cm

    2015

    雁北:这要从我到欧洲后的游历说起,来到欧洲后我几乎看遍了西方重要博物馆和大师们的作品,在卢浮宫看欧洲的古代艺术,奥赛博物馆看西方近代艺术,蓬皮杜艺术中心看现代艺术,还去到赵无极画室,克里姆特画室,到普罗旺斯看梵高曾经创作的地方,看过之后才明白,什么是大师,什么是真正的油画,欧洲的油画就像中国的写意画,是一种自然的天赋,与文化气韵相连。事实上,艺术的语言和形式本不分国界,哪种语言和形式适合你情感或需要的表达,就可以自然地选择那种方式作画。我感觉国画更能顺畅地表达我内心的感受和情绪,所以改画了国画。

    其风肆好I |An Elegant Ode I

    纸本水墨设色| Color and Ink on Paper

    95 cm X 178 cm

    2014

    七月流火 I | Sunset in Early Autumn I

    纸本水墨设色| Color and Ink on Paper

    95 cm X 178 cm

    2014

    您还将西方绘画中的色彩系统引入到了中国画的创作中?

    雁北:我想要打破一千多年来中国画对色彩的束缚,给中国画的色彩加进一些生命力的东西,开启一个新的阀门。西方博物馆的游历,我们可以看到一条清晰的线,西方的艺术始终在往前推荐,从最早的宗教绘画对神的歌颂到文艺复兴对人文精神的表达,再到后来印象派对自然的歌颂,立体主义对形式的解放,野兽派对色彩的解放等等,反观我们,还在画梅兰竹菊,还在提墨分五色,现代社会人都要长生了,还守着墨分五色,就太局限了,为什么不能往前走一步呢?

    月出照兮 I | The Moon Shines I

    纸本水墨设色| Color and Ink on Paper

    71.5 cm X 70 cm

    2015

    春日迟迟II | Spring Days Last Long II

    纸本水墨设色| Color and Ink on Paper

    70 cm X 71.5 cm

    2015

    林风眠、吴冠中、赵无极、朱德群等艺术家让我十分敬佩,林风眠的画风创造了一种新的语境,人们能一眼看出有中国韵味,但又不同于传统,是他自己独创的一种风格;吴冠中能把看到的东西提炼出一种自己独特的形式美;赵无极的作品是世界公认的,他很优雅,就像东方古代的绅士,虽是油画,但无形之中显露出中国的山水气质;朱德群的画你能从中看到跳跃的书法精神;他们几个都是专心做艺术的人。

    对于中国画的传统您是如何看待的?

    雁北:我认为文人画把中国画引向歧途。宋代以后的绘画就像宋代以后的中国人一样,被蒙古人毁灭一次,被满人毁灭一次,已经不是正统,宋代的艺术是一棵大树的话,之后的只能说是大树分出的枝杈,可惜的是我们现在将枝杈当作大树来看待,宋以后的文人画家不能说完全会画画,因为没有基本功,倪瓒就说过,不过是书写胸中意气罢了,另外一方面,后面的艺术家经常在画面中题大段的文字,美其名曰诗书画印一体,反观宋之前的绘画,哪有这样的,现在很多画家仍然沿着前人开的路走,没有自己的表达,有点遗憾。

    芃芃黍苗 II | Greeny Young Millets in Field II

    纸本水墨设色| Color and Ink on Paper

    95 cm X 95 cm

    2015

    能否具体谈谈您的创作,在作品中可以看到残荷花、衰草、墨竹、花鸟等等。

    雁北:其实,不管是荷叶还是衰草,我想表现的并不是这个形象,像荷我并不是要表现荷花出污泥而不染,一个画家不在于画什么,而在于怎么画。我要画的是心中看到的东西,荷只是一个载体,衰草也是如此,我想呈现的是一种意识,更具体来讲,是将我看的书,绘画,阅历消化后转移到纸上,我现在画画有瘾,每天不会都难受,绘画已经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是我生命意识的表达。

    齐建秋:画家要勇敢的对自己的赝品说不
    元宵将至 从《明宪宗元宵行乐图》看古人过元宵
    相关动态
    略谈古董艺术品的保值价值何挥毫:宋元绘画的当代传承与艺术升华中美协副主席、画家马锋辉:艺术征途勤探索,题材挖掘尚不足李跃林:从两件南宋告身说宋代院体书法的演变李苦禅:写意画,不是画出来的,笔笔全都是写出来的郭沫若妻子于立群书法:精研碑帖,专擅隶书,字体清秀,功底非凡透过中国古代文学,谈谈文学作品中“渔父”形象的发展 沈尹默:书法造诣被誉“直入宋四家”,陈独秀却称他“俗气在骨”如何学书法能规避弯路? 邓以蛰:画法与书法的关系全球艺术财富上榜画家:彭水影学术价值及市场分析写实与写意:宋代花鸟画的审美趣味
    书法家推荐
    刘金友宋爱明边俊金田宗淮陈开龙丁庆俭赵定洪张衍水汪登保颜根深
    画家推荐
    米丰琴陈波何雨春刘姣艳王刚林伟夏积夫赵红云李惠省陈峰(陈沣)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墨客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