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网!请【登录】或【注册】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网

  • 名家推荐: 李秀华 邱禄生 蔡纯杰 魏振同 石雨 杜鸿光 冯磊 王绍明
  • 首页

  • 艺术先知 墨客专稿 艺术动态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传世名作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全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国学百家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艺术先知艺术展览艺术拍卖投资收藏解读评论横幅展示趣闻杂谈文化人物文献书籍文物古玩墨客专稿诗词文赋国学文史
  • 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先知 > 解读评论

    什么是中国画?

    信息来源:墨客网  |  阅读次数:2429次  |  更新时间:2018-01-29 14:54:21

    在世界面前,能够代表中国的美术就是中国画。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精英文化,是国粹,是中国美术的核心主体。几年前,遇到一个搞国学的长者,问:“是画家吗?”“是。”“画什么画?”“中国画。”“唉,现在哪还有中国画,都成洋垃圾了。”十分惊诧。

    读《陈绶祥:中国画并非水墨画》,文中提到:“当前的绘画,非常简单,不中不西,没有准则,没有目的。”这“不中不西”说明现在的中国画,已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画了。著名艺术收藏者郭庆祥大喊“中国当代艺术就是一堆垃圾”。



    《参军》 王式廓 (素描)
    第一届全国美展(1949年)
    中国画金奖作品

    5年一届的全国美展,是中国美术的最高盛典,它既检阅全国每5年的美术创作成果,代表着中国美术的最高创作水平,同时也引导着中国美术发展的方向。然而自第六届起就诟病很多,到第九、第十届时则引起了众多人士的喊停声,要叫停这个展览。不是国家要办这个展览不好,相反是一个非常好的事,而是举办这个展览出了问题,它没有达到办展的目的,相反起了非常大的副作用。

    《书香门第》 郑力(浙江)

    第九届全国美展金奖(1999年)

    2014年的全国第十二届美展观者如云,叹息声声,更多的是悲哀和迷茫。因为这已经不是一个中国画展了,有人说最多算一个“山寨版的中国画展”,也有人说可算“半个山寨版的西洋画展”。整个展览入选作品近600幅就有近500幅工笔画,一个全国中国画展竟成了一个全国工笔画展。是工笔画便于造型更接近西画的感觉?谁都知道中国画以写意画为主体,工笔只是一个基础画科,再好的一幅工笔画都无法代表中国画的最高水平。


    《太行铁壁》 杨力舟 王迎春(北京)190x178cm

    第六届全国美展(1984年)

    从整个展览的作品来看,有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无论是工笔还是写意都立足于物象的素描立体造型。

    第二都注重于人工制作,甚至拼贴和机械打造。

    第三追求画幅大、画面满,甚至堆砌,一味追求画面视觉冲击力。

    第四不讲究笔法和墨法,也就是不要笔墨。

    第五,互相照抄照搬,多人一面,部分抽象作品直接搬袭西方。

    有人说按这个标准,无论是石涛、任伯年、吴昌硕,还是张大千、黄宾虹、李可染、潘天寿、齐白石等任何人最优秀的作品都无法入选这个展览,原因只有一点,不在一条道上。近600幅大作,浩浩荡荡,展线数千米,一小时路没走完画已看完。想一想曾于美术馆看一幅黄秋园的扇面都要驻足数小时之久,原因也只有一个,一个是表象,一个是内在。

    石涛 海潮图 1692年作


    到底什么是中国画?

    中国人举办一个中国画展,成了一个山寨版。尴尬之余,就得回头来问一问:“到底什么是中国画?”也许这个问题很可笑,但确实没有多少人可以说清楚,因至今也没有一种确切的定义,好像是一个没定型或没成熟,一直在发展变化中的事物,这就是国人的悲哀了。把祖宗的东西弄丢了,把一个存在了几千年的东西搞忘了,是失忆还是真的文化断层了呢?

    首先,我们从中国画的起源来看, “中国画,起源古,象形字,奠基础;文与画,在当初,无歧异,本一途。”古来有书画同源之说。有人认为伏羲画卦、仓颉造字,是为书画之先河,“文字与画图初无歧异之分”。 也就是说中国书画同源于文字,中国文字也就是汉字,汉字是象形字,象形就是图画,每一个汉字都是一幅完整的画。

    魏碑


    汉字由点线构成,按天地中分东西平衡、阴阳相锲八方均衡的原理布局,是力学的祖宗,也是哲学的始祖,是世界上最神奇的文字。按力学原理,唯一只有汉字既可以躺下,又可以站起来。

    每一个汉字不仅有独立的音、形、意,还有背后的“义”,具有独立的生命。如“武”就是“止戈”即“阻止战争”, “命”就是“人一叩”,即趴在地上叩首于万物,懂得敬畏才是“命”。“福”从甲骨象形文中得知是一个人抱着酒坛祭祀,酒是粮食之精华,古时最珍贵之物,要奉献出来,因此“奉献”才是“福”。从这方面看,中国书画都是以不同的点和线进行某种合理的布局,以描绘某种形态以表达某种思想内涵的。

    西晋·楼兰残纸文书


    其二,从中国画的基本工具来看,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3件法宝:毛笔、墨、宣纸,综合来看3件法宝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都是变化的,即毛笔是软的,其状态是变化的,墨分五色也是变化的,宣纸上墨后也是变化的。这样看来,中国画并不是一门刻求于造型的绘画艺术,更多是通过绘画造型对笔墨变化进行一种合理把握,追求“天人合一”的艺术。

    齐白石作品


    齐白石说“似则俗,不似则非,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说的就是中国画追求的奥妙。如中医的用药,按两、钱计量,根据病情,用一种恰当的用量,则药到病除,良医也。中国画也是根据笔墨的变化,找到某种适度的形态,以来表达某种感觉和理念。因此中国画体现的不仅是描绘的物象,更多的是画家思想理念的本身,故有“万物造化、中得心源”、“胸有成竹”之说,“意识”是中国画的主体。

    齐白石作品


    其三,从中国画的元素组成来看,中国画由诗、书、画、印等几个方面组成。“诗”并非一定要在画面上题上诗句,“书”也不一定要在画面上写上书法,而是指画面造景要有诗意,要崇高,美妙动人。而物景造型则要求是书法的笔法,要求变化无穷,而又恰到好处、浑然天成;“画”是画面形体,要求在似与不似之间;“印”也非独立于落款,而是在于均衡,补白,添彩而用,更要“印”的大小,形状,刀刻风范同画家气质,画面风貌吻配天成。


    齐白石 何要浮名 印章 北京画院藏


    这些说明中国画要求有很高的综合能力,单一的绘画造型能力只是其最基本的功力,而更多的是绘画造型以外的东西。自古以来,也有许多精于造型的绘画,但都被称之为“匠”,真正的中国画必须有书法、文学、哲学、伦理学以及自然、社会等众多综合功力。

    其四,从中国画的表现形式看,那就是笔墨了。笔墨是指画家用笔和用墨的形态和法道。画家通过笔墨形态来表达自己独特的情感和理念,古有“画如其人”之说,因此笔墨形态是中国画的第一要素,对笔法和墨法的研究是画家的主要追求。因笔墨本身具有独立的生命性,承载着民族社会意识形态和审美理念,如书法用笔中“藏锋”,为什么要“藏”才美?因为要“收敛”,不要“锋芒毕露”。“富不露财、穷不短志”都是一种社会认知。

    吴昌硕作品


    古有“文以载道,画以载道”之说,“道”既是事物发展之规律,又是社会认知和智慧,画中之“道”多为笔墨之“道”,如中国画的一根线条,要求“一波三折”曲直、浓淡、粗细、枯湿、虚实等诸多变化,行笔要有轻重快慢之气。一根平直不变的线条,被称为“死线”。这种特殊的审美观正是中华民族的世界观,即变化和发展是事物的真谛。因此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胜不骄,败不馁”、“运去金成铁,运来铁成金”、“防微杜渐”、“莫看今日闹得欢,等到日后拉清单”等等都是相对变化的人生来说的。

    清 八大山人 墨荷 立轴

    水墨纸本 成交价1107万元

    如中国画中两根相接的线,最好不要直接连上,而是稍微离开一点,叫“笔断意连”,其实生活中如建筑上就有“有缝对接”之讲,否则热胀冷缩就会出问题;人与人的关系亦是“君子之交淡如水”;夫妻之间也要“相敬如宾”;在为人做事上则是“说话不能满,做事不能绝”,都要留有余地。黄宾虹大师的山水画则直接“以点代线”,空灵、丰满、厚重、清雅。

    其五,从中国画的结构法则来看,中国画不讲自然透视,有人说三远是透视法则,其实是布局原理,中国画在画面物象造景结构上只按笔墨关系处理,如以黑挤白,以白挤黑,以浓呈淡,以淡呈浓,以虚呈实,以实呈虚,以长呈短,以短呈长等等,通过相互映衬的笔墨关系原理来描绘物象的关系,这也是大千世界万物相克相生的自然法则,亦是对立统一的哲学原理。


    沈周山水


    中国画的构图法则一般是“三角形”、“Z形”、“S形”。

    “三角形”依据的是“三点决定一个平面”的科学原理,在易学中“三”是万物之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足鼎立”,有“三”就有世界。“三”在中国画中是一个常用的基数原则,如点苔以三点为一组,画树叶竹叶以三瓣为一组,画石头以三面定形,画花草林木等等都以“三”为起。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事不过三”,“一个好汉三个帮”等等在生活中都是同一理念。一个家庭有“父、母、子”才美满,一个世界最少有三股力量才能和谐,这就是中华民族的世界观和审美理念。

    清 八大山人 松鹿图 立轴

    水墨纸本 成交价2243万元

    “Z形”和“S形”呈螺旋上升势,符合事物发展规律,也可视为多个“三角形”构图法,但要求相邻的两个“三角形”必须同边,同边才能相连一体。这是大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生生不息,“血源”关系是其存在的根本,中国社会一直以家族社会构成,如百家姓,实行异性通婚,既是科学繁殖,更是维系和平。古代有诸多战争通过“易婚媾和”的典例。和谐是社会最高理念。

    中国画中讲“穿插”,如 “相邻的两根线必须相交(延长线)”,平行线为“败笔”,三根及以上的线不能相交于一点,否则就是“死结”,这是一种科学的点线排列组合原理,同时承载了深厚的社会伦理,世界万物都是相连的,“有因就有果”、“有山就有水”、“木生火,火生金,金生土,土生木”社会是一张网,必须有序地梳理,如果许多事物纠结于一处就会出问题,人与人之间要手拉手,互相关爱,“和”是社会之大美。

    宋 夏圭 西湖柳艇图

    绢本 浅设色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其六,从中国画的题材主题看:虽分山水、人物、花鸟,但都遵循一个“高、大、上”原则,“高”是高洁、高尚;“大”是大气、正气;“上”是至尊、至雅。

    这是我们民族精神,如山水画中“搜尽奇峰打草稿”,以“奇”、“俊”、“伟”、“雄”等为美;花鸟画中的“梅兰竹菊四君子”尽受人爱戴,因为梅花抗寒,菊花傲霜,兰花幽香,刚竹虚心,都是至高品质。当年齐白石在北京画界尽受排挤,尽管徐悲鸿抬举,乃受多人白眼,原因并非全是摆地摊出身,而是他破了中国画题材禁忌,如马桶、粪箕、老鼠、昆虫等等一些不入流的东西都搬到了画中,人称他下里巴人,不识高雅,最后还是给了他一个“大雅大俗”之名。

    中国画给予人的是最高的境界,至尊的理念,卓越的智慧,以净化心灵。有人把《易》经总结为3个字,即“上、止、正”,“上”就要积极向上,向前看,有追求,“止”就是有底限和准则,如“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正”就是道,要顶天立地,堂堂正正。中国画其实不仅是题材,笔墨、结构、意境,所有的一切,都在追求的就是这3个字。



    这样看来,中国画不是一门纯粹的绘画艺术,因为它不以描绘物象本身为第一目的,更多的是通过描述物象的笔墨表达一种社会理念,表现的是人类的聪明、智慧、道德和伦理,以及对世界的认知和把握。

    如果从中西方绘画来看,西画是科学,中国画则是哲学;西画给予人形象感知,中国画则更多给予人理念的启迪和心灵的净化;西画讲技术,中国画讲功力;西画叫看,中国画叫品;西画是表现,中国画是传道;西画让人激动,中国画让人醒悟。

    书法,是人间最优雅的艺术!
    中国12大国画名家顶尖之作,堪称一绝!
    相关动态
    略谈古董艺术品的保值价值何挥毫:宋元绘画的当代传承与艺术升华中美协副主席、画家马锋辉:艺术征途勤探索,题材挖掘尚不足李跃林:从两件南宋告身说宋代院体书法的演变李苦禅:写意画,不是画出来的,笔笔全都是写出来的郭沫若妻子于立群书法:精研碑帖,专擅隶书,字体清秀,功底非凡透过中国古代文学,谈谈文学作品中“渔父”形象的发展 沈尹默:书法造诣被誉“直入宋四家”,陈独秀却称他“俗气在骨”如何学书法能规避弯路? 邓以蛰:画法与书法的关系全球艺术财富上榜画家:彭水影学术价值及市场分析写实与写意:宋代花鸟画的审美趣味
    书法家推荐
    陈开龙丁庆俭赵定洪张衍水汪登保颜根深张自宝朱希田赵方生孙运军
    画家推荐
    何雨春刘姣艳王刚林伟夏积夫赵红云李惠省陈峰(陈沣)唐十笠王跃奎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墨客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