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网!请【登录】或【注册】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网

  • 名家推荐: 李秀华 邱禄生 蔡纯杰 魏振同 石雨 杜鸿光 冯磊 王绍明
  • 首页
  • 艺术动态
  • 书画名家
  • 经典名作
  • 在线展览
  • 诗词文赋
  • 文史国学
  • 艺术学堂
  • 华夏历史
  • 文娱故事
  • 文房商城
    分类阅读
    艺术先知艺术展览艺术拍卖投资收藏解读评论横幅展示趣闻杂谈艺术人物文献书籍文物古玩墨客专稿诗词文赋国学文史
  • 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先知 > 解读评论

    横空千寻 神采奕奕—谈郭志光大写意花鸟画的独有境界

    信息来源:墨客网  |  阅读次数:1896次  |  更新时间:2016-04-05 16:53:29

    相对于中国人物和山水画,花鸟画或者说写意花鸟画的成熟与独立是比较晚的,五代有“黄筌富贵,徐熙野逸”之说,这是对于独立花鸟画最早的风格定位。写意花鸟画的精神气质与北宋苏轼、文同以来的文人画追求一脉相通。明代的徐青藤挥洒水墨、直抒胸臆,把写意花鸟在兼工带写的基础上向前推动了一大步。至于清代朱耷、石涛、扬州八怪等等大家的出现,才是真正迎来了大写意花鸟画的兴盛,而后又被近现代后继者们推上一个又一个高峰。进入21世纪的中国经济发展势头迅猛,艺术投资热使绘画喧闹背后的中国画坛,我们却发现中国画因其历史之悠久、法度之森严和理论体系之沉重,使其在新时代的突破和创新显得举步维艰。关于中国画何去何从的争论从来都是此起彼休,无论是倡导中国画改善,还是鼓吹中国画“穷途末路”,我想有一个原则是不变的。即好的艺术应该是打动人心。唯其能此,生生不息。观郭志光写意花鸟画,感此至深。

    在浙江美院学习和留校工作的12年间,郭志光悉心研读历代名家,深得潘天寿、吴茀之、诸乐三、陆维钊、陆抑非、刘苇等前辈艺术家的影响,并为他们的人格品德所感染。可以看出,如八大山人的简、吴昌硕的厚、潘天寿的雄、吴茀之的畅、陆抑非的活,都潜移默化地糅进了郭志光的艺术追求中,为他的花鸟画创新确立了一个高起点。郭志光在自己的“砚边点滴”中这样写道:“有人说我的画风是南派,也有人说是南北合璧的新派,我觉得,不管什么派,重气机讲格调的追求不能丢。”与道家、佛家心性有通的郭志光,深知中国文化是心的文化,中国绘画是心的绘画。中国画创作自古强调“以形写神”、“以心造境”,而在艺术欣赏中也讲求“心领神会”,艺术由此而感人。南齐谢赫列“气韵生动”为六法之首,所谓“气韵”,可以理解为气机、神韵、神采、情趣或意境,自古至今,都是艺术作品的最高追求。观郭志光笔下的花木鸟鱼,犹如与画面上物象的一次神交,生机、意趣无处不在。如他笔下的荷塘,墨色酣畅,浓淡参透;荷茎、苇草纵横穿插,乱中有序;其间苔点、茨菇散步,有似迷棋。荷塘上或有夏风掠过,一时间如弹拨乐器与丝竹齐鸣;或有鸟儿歇息,描绘出一片午后难得的静谧。如他笔下的山猫,体态处理上拟人、夸张,并大胆采用以彩破墨的渲染,它们被还原了野生动物机敏、矫健、涉险与威武的本性,或蜷贴在树干上,斜视枝头小鸟的动静;或警惕地高举着尾巴,在老藤迂回、叶润实丰的葡萄架下游走;或是趁着月高风寒、竹影婆娑,蹑手蹑脚地在人家院墙上逡巡。所谓“传神阿睹”,那猫儿的眼神是狡狯的,是有意图的,是观众解读每一个情节的关键。郭志光营造的画面往往充满张力和戏剧性,无论是花、叶、枝、藤的安排,鱼儿的走势,雄鹰鸟瞰或俯冲的姿态,还是纵深空间的推拉转换,他充分吸取了潘天寿在构图上“借险造险、借险破险”的特色,又巧妙利用远近、虚实、疏密、浓淡、线面、干湿的对比,画面上的笔墨耐人寻味,其生趣溢于画外。手上功夫固然可以磨练,但这种生趣来自生活,来自艺术家的内心。

    笔墨研彩,是中国画“神采”之依附。中国画笔墨有系统的法度和独立的审美价值,同时,笔墨亦当顺应时代。郭志光吃透了大写意花鸟画的笔墨规律,并且把数十年时间和教学经验,精辟地总结在《花鸟画画理》一书中。他讲求创作中的气的连贯,笔法运用灵活多变,在对力度的准确把握下,提按、点、推拖、揉搓刚柔兼济。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他在前辈艺术家的基础上,对大写意泼墨、破墨、彩墨等表现手法进一步开拓;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用水的作用,色彩也愈发绚丽。以他的“海鱼”系列作品为例,艺术家或勾点、或渲染、或泼洒,法无定法;水色、墨色与高纯度的颜色浑然一体,气概成章。画面构图打破成规,盈满却有气息流动,而鱼儿们神态各异、性格张扬。方寸之间,艺术家勾勒出一个色彩斑斓、深不可测、自有同时充满杀机的大自然。

    郭志光以自己丰富的生活阅历,厚积的学养,博爱通达的处世观,和罕有人及的学术功力,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横空千寻,神采奕奕”的写意花鸟世界,正可谓“艺无止境”,如今逐渐步入老年的郭志光,对事业的追求并没有懈怠。相反,他“继承和发扬前辈们的艺术风骨”,“独辟蹊径”的使感更加迫切了。民族艺术精髓的保存与复苏绝非空谈,中国画的继往开来,势必需要这样有实力、有创造力、又有历史责任感的艺术家。我们期待着郭志光更精彩的作品。

    艺术品收藏水有多深:真专家走眼 伪专家满眼
    书画走红艺术品市场 新手入市宜弃热求冷
    相关动态
    论李可染山水画中西融合中的民族审美建构黄惇:书法是中国独有的艺术浅谈写意国画被日本掠夺的13件绝世书法,件件珍品!《十竹斋画谱》琐谈 禅境之美——谈谈明代戴进,丁云鹏,吴彬的佛教人物画当今书坛为什么难出书法大师?行楷和行书的区别有多大?梁新颖:书法乱象源于审美力的根本缺失金思宇:倪瓒的绘画艺术风格、代表作分析及其艺术价值当代乡土绘画:新大众文艺视野下的农民画及其蝶变黄庭坚书法水平究竟如何?为什么网友们认为“丑”
    书法家推荐
    孙德高张勤沈敏班兵刘恒明张业隆姚丹封忠杰张宏宇陈宝安
    画家推荐
    张世泰宋一平安君康郑光旭陈晋渔安丽彬聂华明孙忠彪武师宇贾大年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墨客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