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网!请【登录】或【注册】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网

  • 名家推荐: 李秀华 邱禄生 蔡纯杰 魏振同 石雨 杜鸿光 冯磊 王绍明
  • 首页

  • 艺术先知 墨客专稿 艺术动态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传世名作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全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国学百家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艺术先知艺术展览艺术拍卖投资收藏解读评论横幅展示趣闻杂谈文化人物文献书籍文物古玩墨客专稿诗词文赋国学文史
  • 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先知 > 解读评论

    海派书法家吴申耀:别再让书法之美跑偏了

    信息来源:墨客网  |  阅读次数:1554次  |  更新时间:2016-03-14 13:31:33

      书法,是中国艺术中最古老、最传统的门类之一。在古代,书法艺术甚至超越同时期的绘画、舞蹈、音乐等,成为最高雅的艺术。

      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西学东渐以及书写工具的“现代化”,传统的书法变得岌岌可危。由于更加方便和容易携带,硬笔书法取代了传统的毛笔书法,导致近三分之二的国人连拿毛笔的正确姿势都不会。更糟糕的是,近三十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书法作为一门艺术受到了“釜底抽薪”般的挑战,许多年青一代甚至连硬笔书法也写不好,电脑和手机键盘,以及更先进的语音输入系统代替了书法原有的书写交流功能,书法,就像京剧一样,让人担心会不会沦为“文化遗产”,或成为小众艺术。

      虽然书法已远离了昔日辉煌,整体呈现颓势。但仍有属于这个时代的杰出人物。自清末海派书画艺术自成一派以来,上海地区每个时代都有艺术精英,书法艺术也一样,以任伯年、吴昌硕等为代表,面对新世纪(42.23, -0.57, -1.33%)的挑战,他们执着书法传统,续接着先贤精神,融汇时代智慧,创造出新的形质,这就是新的海派书画家。

      吴申耀,也是这其中一位。

      幼学书法得名师指点

      吴申耀,自幼酷爱书画,曾专门拜师学书,启蒙老师在当地颇有名望。相对于现在孩子繁重的课业负担以及眼花缭乱的电子娱乐,在相对单纯的成长环境里,书法所拥有的点线黑白之美很早就陶冶了吴申耀幼小的心灵。随着生活阅历的丰富和知识的积累,眼界愈发开阔,吴申耀青少年时代便博览中国历史上大多数的书法名家书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从小刻苦学习书法的吴申耀在青年时期碰到了人生中第一位“大家”。1975年起,他师从著名海派大师韩天衡,进入中国艺术的更高层次面。现任西泠印社副社长的韩天衡是自任伯年、吴昌硕之后海派第三代的翘楚,其作品曾在2001年上海APEC会议作为国礼赠送给20多国领导人。彼时的韩天衡还是上海自来水厂的一名干部,业余时间吴申耀经常带着自己的作品求教于韩天衡。对此吴申耀回忆道:“自与韩老师相识后,他针对我存在的问题,不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启发我,还常常示范什么是正确的技法,又该如何准确地运用,他的言传身教,让人有一种醍醐灌顶的快感。”说起四十年前教学的一幕幕,吴申耀仍然充满着感动。

      韩天衡曾对他悉心指导:书法一途,由籀而篆,自汉魏六朝、唐、宋、元、明、清,他一路研读,循环往复,对虚实、动静、刚柔、聚散、开合等书法艺术的辩证法则有了更深度的理解。多年临池,化碑入帖,碑帖兼容,他在实践中领悟着中国书论的要旨,进而领悟中国古典哲学关于“道”的阐释。“一阴一阳谓之道”是对书法艺术形而上的概括。吴申耀的创造由此起步,并不断彰显出他独特的艺术理解。他在尊重经典的同时,更以敏锐的眼光和极大的热情研究民间书法“一任天真”“不计工拙”的意趣,真正进入到博大与率真的境界,极大地丰富了传统书法的语言。

      认真对比中日书法发展

      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来,吴申耀的书法造诣开始广泛为人所知。生活中的吴申耀为人平和、亲切,但在书法上走向了萧散空灵、古雅简淡的情调。他曾经苦恼于自己的书法过于“秀气”,为此专门学习以线条刚硬为特点的柳公权书法,以求获得“颜筋柳骨”中的“柳骨”。这一较为明显的变化,使得书画界对他广为人知。改变风格后的吴申耀也因此荣获了多项国内外奖项,而他也成为吴昌硕研究会常务理事和上海东方书画院院长、上海书法家协会理事。在他的热心推动下,上海的书画活动走向学习古人、研究古人的传统道路,并在上世纪90年代末形成了上海地区书法的一大特色。这种坚持,在改革开放后,上海地区艺术风格越来越“洋”的背景下,尤为不易。

      吴申耀不仅对于书法在上海和国内的发展时刻关注,还非常关心书法在全球的发展。他曾经认真考察过日、韩等国家的书法发展,对日本在全球打造“日本式”的书法艺术感到吃惊。他认为,中国人由于独有的相对封闭的文化特质与日本积极将书法推向国际形成了鲜明对比。

      吴申耀认为,日本人已经将书法从中国人严谨高雅的挥洒艺术变成了展示日本民族文化的表演艺术。他举例道:中国人并不太主动在国外表演书法,即便表演,也很少邀请外国人参与其中,因为中国人一直自信与中国的文字是世界上最难学的文字之一,书法更是如此。但日本人将中国书法原本严谨的“篆、隶、楷、行、宋、草”六大书体规范打破,用“画画”乃至“涂鸦”的方式演绎给外国人。“也就是说,你原本重视的那些"条条框框",日本人根本不这么玩,日本人将书法从艺术变成了游戏。”吴申耀认为,日本人虽然可能有失严谨,但“效果”不错,如今在全球拍场上,高价的现当代书法作品,日本作品占据了60%。

      尽管日本人将书法玩出了新花样,但吴申耀认为,中国书法不可全学日本。如今的全国书法展览中,盲目求大、求变的风格日益吸引眼球,许多书法以“巨幅”“彩色”“夸张”为卖点,获得了很多关注。吴申耀认为,自古至今,书法艺术之美一直是在小幅宣纸上的清秀隽美,如今这种类似日本书法的表演风格,若是放在古代只能被称为“傻大粗野”。吴申耀认为:“书法不可学习绘画中所谓的"当代水墨",在现如今很多"审美"变成了"审丑",离奇古怪成为潮流,认真临帖,仔细研究古人的反而被称为刻板无出路,这是不可取的。书法就是书法,不是画画,你写的东西,首先得是中国字,其次再谈变化和美感,空有所谓的"美感",就跑偏了。”

      探索书法新时代出路

      由于对书法的由衷热爱,吴申耀对书法的理解跳出了书法本身。吴申耀一直在研究和思考书法在新历史背景下的前途和发展。

      如今,计算机革命带来的书写革命使得书法进入了不再担任书写交流媒介的任务,这在客观上让书写汉字逐渐从“一线”退了下来。吴申耀对此充满了忧虑——尽管“打字”使得人们工作效率极大提高,但长此以往,越来越多的人将不再揣摩书法艺术的走向,从而摸不到欣赏书法艺术的门槛。为此,吴申耀和一大批有识之士一起积极呼吁国家增加对于书法基础课的投入,而这种坚持,换来的是国家正式将书法课作为小学语文课中的必修内容,虽然由此带来的中小学书法教师短缺使一时间推广并不顺利,但社会上绝大多数公众的支持,让吴申耀感到欣慰。

      吴申耀对于书法的推动还体现在对于书法书写条件的研究上。吴申耀曾研读大量资料,探究自六朝以来的书案以及笔墨介质对于书法千年发展的影响。通过大量比对,他认为古人在书写条件上与当代人有着极大不同,古代的书案、毛笔、以及从右至左的阅读习惯都导致今人对古人书法理解上有难度。吴申耀表示,古代气候的干燥或湿润,影响到笔墨的干燥速度使得行书与宋体字在不同时期担任了主要字体的作用。而照明条件和用纸成本,使得古人多写小字、紧凑的书写案卷,而且由于很多“名帖”的作者原本并不是在“表演”书法,而是传递信息,这与今日大刀阔斧的“练字”完全不同,也会使得书写流畅程度不同。因此,研究书法要站在历史的角度去看待,不可盲人摸象,刻舟求剑。

      吴申耀是一位从传统中走出来的书法家,诚如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张伟生所说:吴申耀的书法是其心智和理智的结合,凸现了一个文化人的品格和追求。此言一语中的,一位成功的书法家,其作品不仅反映了他驾驭笔墨的才情,也是他知识结构、人生体验,以及艺术感悟的综合写照。

    书协副主席陈振濂:“谁来都行”是书法专业的悲哀
    陈有杰先生书法小识
    相关动态
    略谈古董艺术品的保值价值何挥毫:宋元绘画的当代传承与艺术升华中美协副主席、画家马锋辉:艺术征途勤探索,题材挖掘尚不足李跃林:从两件南宋告身说宋代院体书法的演变李苦禅:写意画,不是画出来的,笔笔全都是写出来的郭沫若妻子于立群书法:精研碑帖,专擅隶书,字体清秀,功底非凡透过中国古代文学,谈谈文学作品中“渔父”形象的发展 沈尹默:书法造诣被誉“直入宋四家”,陈独秀却称他“俗气在骨”如何学书法能规避弯路? 邓以蛰:画法与书法的关系全球艺术财富上榜画家:彭水影学术价值及市场分析写实与写意:宋代花鸟画的审美趣味
    书法家推荐
    刘金友宋爱明边俊金田宗淮陈开龙丁庆俭赵定洪张衍水汪登保颜根深
    画家推荐
    米丰琴陈波何雨春刘姣艳王刚林伟夏积夫赵红云李惠省陈峰(陈沣)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墨客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