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箔,我国古老的特种工艺品。《辞海》解释“金箔”为“用金锤成的薄片,常用以贴饰佛像和器皿”。
它起源于何时何地至今还没有确切的定论。但从一九八六年,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的商代晚期金箔饰品中表明,金箔的运用与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
青铜器时代的金箔工艺
商代(公元前十七到前十一世纪)是中国奴隶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也是高度发达的青铜器时代。从三星堆出土的各种金箔制品中表明,在这个时期,古代蜀人不仅有较为发达的宗教礼仪制度,而且还能熟练地掌握青铜器铸造技术和黄金冶炼加工技术。
商代社会尊神重鬼,崇拜祖先,因而饰金的青铜艺术品一般都采用庄严凝重的造型和充满神秘、幻想色彩的装饰纹样,给人以精神上的威慑,表现了人类早期幼稚而天真的审美感情,这些青铜人像长期供奉在宗庙内,让人们祭祀,祈祷神灵护佑。
商代的金箔饰品工艺大致有以下三种:
1)将黄金熔化倒入模型里,冷却后凝固为器物。
2)黄金熔化冷却后捶打成薄片,再放入铸的纹样的模具里捶拓成所需的金箔工艺制品。
3)在铸成的青铜器件上,用大漆(土漆)和石灰作粘合剂,将金箔(金片)粘于器件的表面。
由于贵重金属的稀少,加工条件的所限,金箔饰品在青铜器时代也是少量的用于器物的点缀。
纸的发明改变了金箔生产的工艺
如何能使金片再捶打得更薄些,以便适合各种器皿的贴饰?这是人类一直在琢磨的问题。究竟何时何地人类开始将金箔夹入特种纸内进行再度加工的,历史资料没有确切的记载,仅在后代的传说中略见片言只语。
随着纸的发明,金箔的生产工艺也得到了彻底改进。
金箔生产工艺相当考究,特别是纸,系生产金箔的关键,要求纸质不仅具有耐冲击和耐热性,而且经多次锤击亦不破损,说明其纸的制作方法极为考究。
制作乌金纸的原纸称“五伏纸”(即经过五个伏天方能制成的纸)。在浙江山里有一种竹叶,将其埋于地下几年,然后取出用石锤捣烂,成为纸浆制成纸张,用豆油灯熏烤瓦片,待瓦上形成黑炭后刮下黑粉,再与植物胶混合后涂在竹叶纸上烘干。这种纸表面极为光滑油亮,使之金片夹入锤打,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延展性。由于这种乌黑发亮的纸加工工序十分繁锁复杂,纸的来源又那么稀少,所以称之为“乌金纸”
现代金箔生产工艺
据明朝《天工开物》记载:“凡色至于金为人间华美贵重,故人工成箔,而后施之。”将金块熔化,浇入铸铁模内,成长条形金锭切成小块,用锤在拍叶砧上锻打,变硬再烧至800℃煺火,拍打至0.01毫米厚裁为小片,分层夹入乌金纸内,再用锤来反复锤打之后,将金箔用竹棒挑逐张移入大乌金纸中,用双层牛皮纸裹妥贴牢,在石捻子上两人锤打,击打部位、方法、用力的大小均有严格的规定。一作金箔将经过人工三万多次的锤打,使每张金箔厚度成为0.12微米方能完成,最后将打好的金箔置于绷紧的猫皮上,以竹刀切割成规定的尺寸,再用羽毛将金箔移入毛边纸内包装成品。
纸的发明,使得最古老的金箔(金片)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从厚度为20丝的金片,发展到今天的0.12微米的金箔,《辞海》中是这样解释金箔的:“用金锤成薄片,常用于贴饰佛像或器具。”古老的金箔只能借助于模型锤拓出饰品,而现代金箔则可以不受工艺条件的限制,贴于所需的物体表面,用途极为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