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的涵义和分类是我们鉴赏书画作品时遇到的第一关。不懂得书画的涵义和画的分类,也就无从鉴别。为了扫清这一障碍,还得要懂得这方面的常识。否则字画的优劣无法确定,价格的高低也将无准绳,欣赏时也会失掉欣赏和评估的依据。
书画是书法和绘画的统称
书,即是俗话说的所谓的字,但不是一般人写的字,一般写字,只求正确无讹,在应用上不发生错误即可。图书馆和博物馆不会把一般人写的字收藏起来,没有这个必要。图书馆和博物馆要保存的是传世书字中的珍品。历史上有名的书法家写的真迹,并且在写字技巧上有很多创造或独具一格的,我们称之为书法艺术。书法艺术价值很高的才有资格进入图书馆和博物馆。
我国的书法是一种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艺术,它伴随着汉字的产生和发展一直延续到今天,经过历代书法名家的熔练和创新,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宝贵遗产,今天图书馆和博物馆之所以保存它,鉴别和欣赏它,其目的是使未来的后者更好地继承和发扬这份遗产,以期达到更高的艺术水平,创造出更新的艺术风格,尽快地在书法艺术历史和传承中开放出更多美好的花朵,焕发出它的绚丽的青春。
书法和法书是不同的两个概念
书法是指毛笔字书写的方法,主要讲执笔、用笔、点画、结构、分布(行次、章法)等方法。如执笔要指实掌虚,五指齐力;用笔要中锋铺毫;点画要圆满周到;结构要横直相安,意思呼应;分布要错综变化,疏密得适,全篇贯入气韵等等。这里主要是讲用毛笔书写汉字的方法,李慎言的《书法概论》中有过进一步的说法:“就是用毛笔书写汉字的文章诗句,使之成为艺术作品的方法。”
而法书是指有一定书法艺术成就的作品,与传世名画是对应的。常见的书法艺术作品的字体有楷书、行书、草书、隶书和篆书。这五体只要有高度的艺术和文化传承价值,并且可供历代学书者学习和临摹取法的,都可以称之为“法书”。
书法与法书虽说是两字的颠倒,其含意的广狭却有所不同,一个属于理论,一个属于实践,且两者又是相辅相成的。
中国传统绘画
中国传统绘画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既有悠久的历史,还有优良的传统。是指用毛笔、墨、颜色在帛、布、绢、纸、绫等上面画的东西。不是一般人画的,而是历史上或者今天一些颇有成就的画家们画的。有些画虽不是名家画的,但年代较早,具有文物性价值的,我们也要保存、整理、收藏。
首先,我们应从作品的艺术形式的认识和鉴赏手法入手,如用笔、用墨、用色、章法(构图)等等最基本的方面着手,舍此别无它途。高手作的书画,其艺术手法、笔墨技巧必须要比一般画家高人一等。
作品的优劣是一个比较难以说清楚的问题。世俗之人往往停留在“工”与“拙”的判断水平上,以为“工能”总是优,“生拙”应是劣。
绘画画得较真实,且技巧又熟练,都可以说是工。但是专讲像真,缺乏艺术创新手法,那只不过是标准的挂图而已;技巧熟练到了油滑的程度,反而走向反面变为庸俗可厌的作品。
书法写得四平八稳是一种起码的条件,虽工却不能称为优美的“法书”。对于古代的“文人画”就不能片面讲状物是否逼真,刻划是否细致。他们往往追求的是在一定法度之内的生拙之趣,而不以工能见长。书法中也有如此情况。这些问题很复杂,何者为优,何者为劣,是很难用形象的名词解释清楚的,要想得到正确的判别,只有在大量的作品中反复阅看才能逐步熟悉它,得到比较明确的认识和理解。
传统绘画的分类
从画的内容来看,可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卉画、禽鸟走兽虫鱼画、界画等等。
人物画,是我国最早的传统画科之一,内容以描绘人物为主。因绘画侧重不同,又可分为人物肖像画和人物故事、风俗画。据记载,人物画在春秋时期已经达到很高水准。从出土的战国楚墓帛画,可以看到当时人物画的成就。人物画一直是中国传统绘画最主要的画科。
山水画,简称“山水”,中国传统绘画画科之一。是以描写山川自然景色为主题的绘画。在魏晋六朝,逐渐发展,但仍多作为人物画的背景;至隋唐,已有不少独立的山水画创作;发展到五代、北宋而益趋成熟,作者纷起,从此成为中国绘画中的一大画科。主要有青绿、金碧、没骨、浅绛、水墨等形式。在艺术表现上讲究经营位置和表达意境。
花鸟画,我国传统绘画画科之一。以描绘花卉、竹石、鸟兽、虫鱼等为画面主要题材。四五千年以前的陶器上出现的简单鱼鸟图案,可以看作最早的花鸟画。据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的记载,东晋和南朝时,画在绢帛上的花卉画已经逐步形成独立的画科,并且也出现了一些专门的画家。发展到五代、两宋之间,这一画科更趋成熟。
界画,也是中国传统绘画画科之一。这里是指以宫室、楼台、屋宇等建筑物为题材,而用界笔直尺画线的绘画也叫“宫室”或“屋木”。明陶宗仪《辍耕录》一书中,提出将绘画分为十三科:佛菩萨相、玉帝君王道相、金刚鬼神罗汉、风云龙虎、宿世人物、全境山水、花竹翎毛、野禽走兽、人间动物、界画楼台、一切旁生、耕种机织、雕青嵌绿。其中就有界画楼台一科。指以亭台楼阁等建筑物为题材,而用界笔直尺画线的绘画。
从中国传统绘画的表现形式或颜色上可分为水墨、青绿、金碧、浅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