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状态——刘向东绘画作品展
信息来源:墨客网 | 阅读次数:1776次 | 更新时间:2018-01-15 10:06:57
锄地的老人(水彩) 120×85厘米 2016年 刘向东
《锄地的老人》描绘的是湖南永州新田县一位正在锄地的老农形象。“2015年的冬天,我偶然看到这位耕作于田间的老人,寒冷的天气里,他脱掉上衣、光着膀子,裤腿高高卷起,赤脚踩在土地上,有力地挥动着手中的锄头,汗水顺着额头滴下……我的视线瞬间被这样一位朴实的农民形象抓住了。”刘向东这样讲述作品背后的故事。这是“生存·状态——刘向东绘画作品展”众多人物作品中的一件。
这令人很快联想到著名画家米勒笔下关于农民的许多作品,例如《播种者》《拾穗者》《晚钟》。它们因现藏于世界知名的艺术博物馆中,得以与不同的人们相遇。尽管如约翰·伯格这样伟大的艺评家也曾经这样谈道:“我怀疑今日法国的农家还有人没有经由印在版画、卡片、装饰品或是盘子上的图像看过这些画,或至今还有不认识这三幅画的人。”但艺术作品的魅力仿佛更在于瞬间的留存与遭遇,画中人是谁、画中人所代表的群体甚至他本人有没有可能看见这件作品,有关此类问题的疑问,远不足以比拟这种描绘所赋予他们生活图景的跨时空回响。于此处相遇,“生存·状态——刘向东绘画作品展”全国巡展在呈现各色小人物、微表情的同时,赋予了观者最为直观的情景假设。
刘向东的人物画隐去了对背景的交代,而水彩与布面的遭遇使画面既保留了水性材料的鲜活与灵动,又凸显出色彩光感烘衬下人物形象的坚实与质朴。锄地的老农对土地的关心与其身后的风景是不甚关联的,艺术家只是一并隐去了观者期待看到的风景,有关“相遇”的情景假设被设定在美术馆的展示空间内,画中人物锄地时的动感、艺术家对人物表情精准的捕捉、展厅内静置的无声呈现以及作品前驻足的观看,在“静”与“动”的有效互动中,“生存·状态”实则关系着每一个并不孤立于群体之外的个人,诚如土地之于农民、生存之于生命。
巡展第三站湖北美术馆户外柱间广告上偌大的城市蜘蛛人形象格外醒目,展厅内8幅以不同颜色为背景表现蜘蛛人工作状态的画作铺满了整个展墙。人类对视觉的认知感受,远比摄影镜头的捕捉过程更为复杂,也更有选择性。对蜘蛛人形象的近距离关注或许缘于端坐办公桌前的窗外一瞥,或者来自身边孩子某次仰看高楼时的惊奇发现,记忆无法定格更多,但依稀记得在那一瞥的瞬间,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隐秘的触动划过心间,这或许即是“生存·状态”的共鸣效应。于狭小的展厅内,隐去城市的高楼与天空,刘向东的《墙》好似在平衡记忆与遗忘之间的某种关联,为城市人群清扫污痕是蜘蛛人的生计所依,于此处相遇,记忆被有效地延续,蜘蛛人清扫痕迹,刘向东则以画留痕。
刘向东画了许多人物,多是普通人,多是他们生活场景中的某些瞬间,微笑、呓语、茫然、沉思……某种程度上,艺术家画人物是其自我形象的另一种投射,对不经意间入微之处的描画正是艺术家个人对社会生存环境的深度观察与特殊表达。
“生存·状态——刘向东绘画作品展”中还涉及对静物、风景与动物的描绘。水彩画虽舶来西方,但因其采用水性颜料与中国传统水墨画有相通之处,从而获得了中国式的嫁接与再创造,这一点在刘向东的自然写生作品中也多有体现,而对“物”的关注与创作,似乎还承载了艺术家对水彩画创作本身存在状态乃至如何前行的深刻思考与实践探索,刘向东穿梭在纸本与画布之间,却始终坚守于水彩,他于静物作品中探索物品结构与空间关系的同时,刻意保留水性媒介自由流动的即兴痕迹;亦在干湿浓淡间畅谈独具水彩意味的自然村社与人文风光;而以动物为主题的创作中,则既有纸本水韵勾勒出的烟火之气,又有布面光感所塑造出的自然生态之美。
一直以来,水彩画作为小画种,并未受到大众甚至美术馆等专业艺术机构的青睐。“生存·状态——刘向东绘画作品展”实则从另一个维度打开了一扇以水彩为媒介与公众对话的大门。在刘向东笔下,“人与物”以鲜活、立体的面貌集体构建了一个展示空间内的情景假设,笔触间游走的力量统一了作者之于社会的整体观察,于此处相遇,观者似曾相识时的驻足顿首,当是“生存·状态”作为主题的能量释放与移情所致。
期待“生存·状态——刘向东绘画作品展”全国巡展下一站的再次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