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先知 > 艺术先知
追求美更追求完美 至今从未自我重复
信息来源:墨客网 | 阅读次数:1463次 | 更新时间:2017-11-29 09:58:11
有统计表明,广州美术学院教授谢楚余完成于1997年的油画作品《陶》,在全世界被盗版不下1000万次,从皮革到石头,从蜡染到铜雕……这件作品被无数次拷贝,乃至于画作上女孩手中的陶罐被替换成酒瓶子、易拉罐、西瓜等。可以说,《陶》创下了中国油画被盗版之最,也让谢楚余被贴上了画美人圣手的标签。
近日,谢楚余受邀到湖南桃江的美人窝里画美人,作品尚未完成,就已经引起不少媒体的关注,记者也慕名前往采访。在他的画室里,记者才发现,女性题材远远不是他创作的全部,不少人对他的艺术追求理解有偏颇。
在西红柿的“诱惑”下,进入美术生活
很小,谢楚余就表现出了绘画上的天分。四五岁时,和小伙伴们拿粉笔在地上画公鸡,他就会观察鸡的嘴巴、眼睛、高冠是从哪里长出来的,画得有模有样。但上小学时,谢楚余被选中进了文宣队,主学唱歌跳舞。
直到四年级,有一次他路过美术组,看到老师正在画水彩画。“老师三笔两笔转来转去,一个西红柿的质感、体积、光影就出来了,真神奇!我看得迈不开步,老师抬头发现了我,就把我叫进去。原来我在班里的美术成绩是最好的,他一直很留意我。”就这样被几个西红柿给“诱惑”了,谢楚余千方百计要进美术组,哪怕当时他已经是文宣队的台柱子。而且至今,谢楚余将这一转折看成了命运的第一次垂青。“11岁我就明确了自己的人生方向。五年级我如愿以偿进入美术组。上了汕头七中以后,我更是如鱼得水了,这所中学的美术实力在粤东地区是特别雄厚的。”
这期间,谢楚余又得以进入油画名家曾松龄的门下。在他看来,这是命运的第二次垂青了。“曾老师可谓是岭东地区的‘美术教父’,那时候虽然汕头画家很多,但科班出身的不多,油画家就更少了。”每个周末,谢楚余都会拿着自己的画稿找曾老师点拨。有时候学生太多,曾松龄根本没时间用手拿起画来看,就放在脚下,一张张踢过去点评,谢楚余毫不介意,每次都将老师的意见记下来,认真领会。在曾松龄家里,谢楚余被油画彻底地吸引住了。不过,1979年高中毕业时,谢楚余进的是汕头工艺美校,画油画只能偷着干。
毕业时,谢楚余被分到汕头科学技术协会。在家人朋友看来,完全可以稳当过一生了。但谢楚余并不甘心,他还是想当一名油画家。因此两年工作期满,他就报考了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虽然父亲觉得他“好高骛远”,担心他再也找不到这么好的工作,谢楚余仍然义无反顾地一走了之。
历史大画《和辑百越》表现南越王赵佗出巡情景
进入美院,谢楚余简直如鱼得水,从油画系毕业后,他顺利地留校了。这在他看来,是命运的第三次垂青。但说到底,他的“好运”跟他扎实的基本功和认真的学习态度是分不开的。大学四年,谢楚余非常努力,无论画什么,都要确保每一张画完完整整、像模像样,绝不允许有任何瑕疵。
因此,大二时谢楚余就受中山博物馆之邀,参与历史画创作。回想起来,谢楚余觉得在汕头市科协的工作,极大训练了他的能力。“那时候,每个月我都要将科普杂志里的文章,提炼修改为多段脚本,配上图变成连环画挂在宣传栏,这很考验想象力和组织架构能力。两年的训练让我把控起历史画来得心应手。”
毕业创作,杨尧老师认为他功底好,希望他画一张大作品,给毕业展“撑台脚”。为此,谢楚余特意到西藏、新疆采风,画出了一张有着十几个人物形象的少数民族风情画——《剥一张完整的皮》。因此2009年,谢楚余应邀为广东省博物馆新馆创作《和辑百越》时,受到不少人的质疑,他真感到哭笑不得。后来,他拿出了作品的小稿和文案,评选专家们都愕然又惊喜。
而为了完成《和辑百越》,谢楚余先是跑到珠三角农村找原型,后来听说粤西地区的农民还保留着以前南越族遗风,他又赶紧到粤西农村采风。他还认真研究南越王鞋子和人物衣服上的花纹,力求符合历史事实。
如今,这幅5米高、9米长,表现南越王赵佗出巡、汉越百姓夹道欢迎的场景的大画,就挂在广东省博物馆的历史展厅里。画面上一百多个人物巧妙地分为四组,主次分明,多而不乱,画中人有的捧陶罐,有的肩扛犁铧,有的身披蓑衣……展现了制陶、农耕、冶铁、渔猎、编织等生产技术在南粤空前发展的成果,更显示了画家驾驭构图、造型、色彩的高度技巧和把控叙事主题的高超能力。此后,《唐人街》《英雄团长刘放吾》等历史题材,谢楚余也都驾轻就熟,画出自己的风格特点。
画美人并非为了市场 探索新材料以求变化
关于女性题材,谢楚余觉得受到的误解就更多了。
“很多人以为我是为了市场才画美人的,其实,只要问问我工艺美校的同学就知道了,17岁时,我笔下的女性已经画得非常好,老师的评价是——我具有与生俱来的美感领悟力。其实,这跟早年我在文宣队所受的舞蹈、音乐训练是息息相关的。在练功房的镜子前面,一举手一抬足,怎样才美,大家都能看得清清楚楚;音乐旋律的和谐优美,跟绘画线条之美也是共通的。可以说,小时候的熏陶对我影响非常大。上世纪70年代末,因为有海外关系,我家里就有了一台进口电视机,那时候看时装表演,感觉真是太美了,每次看完,我都会速写、默写出来。对美的感受和追求,已经不知不觉内化在我心里了。何况,如果为了钱,我当年就不可能放弃那么好的单位去考美院了;留校以后,也不可能待得住,早就下海了。”
的确,改革开放之初下海成风,但谢楚余却坐得住冷板凳。有两三年时间,他每天跟着王肇民、周大集两位七八十岁的老先生,在美院红砖楼307画室里,安安静静地画模特。“画室是面向全系老师开放的,但基本只有我在给学生上课之余,陪着两位老先生日复一日地在那里画画。那时候,画的就以女性居多。”
因为有这么多年的积淀,因为有着完美主义的倾向,在谢楚余笔下,才可能诞生《陶》这一名作。“我当时就想着,画了这么多年的模特,要画一幅特别理想化的。一开始,我找了一个青岛女孩当原型;画着画着,觉得缺少点味道,又找了一个潮汕女孩作参照,将其古典韵味融合到画面上;还是觉得不够满意,又参考了一位混血女孩的样貌……就这样磨磨蹭蹭改了一年多,最后才出现了这件作品,这才是我想要的理想之美。”
虽然并非为了市场而创作,但这样尽善尽美的作品一出现,自然会受到市场的追捧。1997年,《陶》参加一个展览后就被买走了。如今谢楚余想回购都不可得,但他却没考虑过再画一张。
“我不喜欢重复自己。与其花两个月的时间临摹一幅旧作,不如花同样时间画一件新作品。现在我处理画面的能力肯定比以前更好更成熟,但21年过去了,已经找不到当年的创作冲动了。如果某一天博物馆想收藏,我可能也会画一张变体画。目前,我真不想做这么一件事,哪怕《陶》再受欢迎,我自己再喜欢,也都比较抗拒。”
的确,就是人物肖像画的背景,谢楚余也尽量避免千篇一律。他喜欢采用新材料,泼出自由灵动的背景,和前景写实性的人物互相映衬,达到最佳视觉效果。
为世界各地来客画肖像 画出广州国际都会形象
说起最近这几年,谢楚余更笑称“改行了,已经很少画美人了”。
除了手头的主题性创作,他把大量时间放在了到广州游学、工作、定居的国际友人身上。谢楚余指着一幅尚未完成的青年男子肖像,兴奋地说:“明天,我朋友就会带这位格鲁吉亚帅哥过来当模特。” 说罢,他又连着搬出来好几幅不同人种、不同肤色、不同年龄段的肖像画。“在这些国际友人眼里,中国广州真是太好了,很安全,又很舒适。”
给这些国际友人“造像”,谢楚余也获得了一种溯源油画的快感。“油画是从西方传过来的,白种人的皮肤颜色、冷暖感觉很丰富,脸型又很立体,眼窝深邃,鼻梁高挺,眼睛很大,很适合用油画表现,特别让人有创作欲望。几年前,我画了一位乌克兰留学生,感觉太好了,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到目前为止,谢楚余已经画了三十多个国家的国际友人,他说,他还会继续画下去,要把广州的包容性和国际大都会形象,通过画笔传达出来。
- “魅力三亚——三亚升格地级市30周年当代中国书画家作品邀请展”开幕
- 杨飞云:当代油画创作的“中国精神”
相关动态
衡水内画:盈寸之间勾勒大千世界中国美术馆高馆藏展,百余件美术作品展现科技之美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落成开放美国90后美女画家,画马堪称一绝!70岁上海阿婆拿到中国美院书画双学位!荣宝斋与龙美术馆开启战略合作 2022年将首推“南张北齐”大展珍贵革命文物亮相江西省博物馆毕加索一画作失窃约9年后,希腊警方将其寻回现代书法的标准,是靠沈尹默用这册楷书确立的!写实与写意,光与色的交融!沈阳故宫馆藏帝王书法:你看哪位皇帝字好“90后”残疾画师宋彦鹏:风雨过后就是阳光
- 书法家推荐
李文行熊廷刚陶锦忠祁亮包良达徐和平廖宏斌匡青海姜寿田刘健
- 画家推荐
王子彬蒋庆北郭玉莲侯树林吴思林孙玛侬李学松吴上炜俞朝富李德生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