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瀚的书法传世作品中,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李世民为什么对《兰亭集序》如此痴迷,情有独钟?后人又为什么对《兰亭集序》又如此的推崇呢?
古往今来,书法评论界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今不如昔。唐代孙过庭在评论自古之善书者时,他推崇了四个人:汉魏有钟张之绝,晋末有二王之妙,认为“彼之四贤,古今特绝;而今不逮古,古质而今妍”。意思是说他所处的时代的那些书法家们和这四个先贤比起来,实在是差远了。同时,那个时代的书法家或评论家普遍认为,这四个人比起来,是“子敬之不及逸少,犹逸少之不及钟张”。王羲之自己也以为“吾书比之钟张,张草犹当雁行”。因此,单纯的从书法的角度,还不至于让李世民钟情到如此地步。我认为,《兰亭集序》能出类拔萃,如此耀眼,还因为这是一篇美文,是一篇情景交融,感情自然,散发思想的美文!
你想想看,在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之中,在清流激湍,映带左右之间,在惠风和畅,天朗气清之时,一帮文人列坐其次,一觞一咏,畅叙幽情,散发情感,是何等的惬意啊!一帮文人酒后舞文弄墨那是必须的!更何况是为“修禊之事”而聚在一起呢?于是,大家把在喝酒时吟作的诗都用笔墨记录下来,并公推德高望重的王羲之作序,记录成这次文人兴会的雅集。王羲之趁着酒兴,用鼠须笔,在宣纸上,心手双畅,即兴挥洒,写下了这段文字。
让我们看看这篇欢宴后,沉寂下来时,一气呵成的《兰亭集序》吧!初看起来,这是一篇似乎有点前后自相矛盾的心境。前篇这么欢快,后篇又这么沉重,对年轻人来说,好像有点不可思议。我在少年时期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总是理解不了这么欢快的时候怎么会突然谈到了生死呢?无法把前后的转折联系在一起。其实,由乐生悲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俯仰之间,以为陈迹”,特别是酒后,感叹快乐的时光总是如白驹过隙。对人生的短暂和最后的归宿感到无可奈何,往往是在快乐之后散发的。但是,王羲之的这篇美文,他的可贵之处在于在生悲中又富有积极向上的一面,特别是“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观点,在当时谈玄成风的东晋时代是何等的可贵!这种兴怀所散发出来的味道是多么的淳厚,久长,多么的回味无穷啊!
《兰亭集序》,无论从书法角度,还是从文学的角度,都是字字玑珠,隽妙雅逸,潇洒自然,浑然天成,没有任何的矫情和雕琢的痕迹。这是美酒催化,率性而发,一座集文学、书法于一体的艺术高峰,令人耳目一新,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