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网!请【登录】或【注册】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网

  • 名家推荐: 李秀华 邱禄生 蔡纯杰 魏振同 石雨 杜鸿光 冯磊 王绍明
  • 首页

  • 艺术先知 墨客专稿 艺术动态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传世名作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全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国学百家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艺术先知艺术展览艺术拍卖投资收藏解读评论横幅展示趣闻杂谈文化人物文献书籍文物古玩墨客专稿诗词文赋国学文史
  • 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先知 > 文献书籍

    古代书籍如何装帧?很多方式你可能名字都没听过

    信息来源:微信公众号“岳麓书社”  |  阅读次数:4763次  |  更新时间:2018-12-11 13:53:26

    中国古代书籍的装帧形式有很多种大家常见的卷轴装、线装、经折装不用多说。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你可能连名字都没听过的形式比如旋风装、梵夹装、金镶玉…… 

    一、卷轴装

    卷轴装按顺序将书页粘接后,末端粘接木制或其他材料制成的圆轴,首端粘接细木杆,然后以尾轴为轴心向前卷收,成为一束的装帧形式。 

    卷轴装

    卷轴装始于帛书,隋唐纸书盛行时应用于纸书,以后历代均沿用,现代装裱字画仍沿用卷轴装。 

    卷轴装

    二、梵夹装

    梵夹装是古藏文书籍的主要装帧形式。 

    梵夹装

    按顺序将写好文字内容的贝叶或长方形纸页摞好,上下各用一块板夹住,再打洞系绳。这是我国古代对从西域、印度引进的梵文贝叶经特有的装帧形式的称谓。 

    梵夹装

    三、经折装

    这种装帧形式大家不会陌生,在古装电视剧中经常能见到。 

    经折装

    按顺序将书页粘接后,按一定的尺寸左右反复折叠,再粘贴书衣。由于唐代佛经、道经长期使用这种形式,因此人们将其称为经折装。 

    经折装

    四、旋风装

    旋风装亦称“ 旋风叶”、“龙鳞装”。唐代中叶已有此种形式。 

    旋风装

    旋风装由卷轴装演变而来。它形同卷轴,由一长纸做底,首页全幅裱贴在底上,从第二页右侧无字处用一纸条粘连在底上,其余书页逐页向左粘在上一页的底下。书页鳞次相积,阅读时从右向左逐页翻阅,收藏时从卷首向卷尾卷起。 

    旋风装

    这种装订形式卷起时从外表看与卷轴装无异,但内部的书页宛如旋风,故名“ 旋风装”;展开时,书页又如鳞状有序排列,故又称“龙鳞装”。 旋风装是我国书籍由卷轴装向册页装发展的早期过渡形式。 

    旋风装

    五、蝴蝶装

    将写、印好的书页有字的页面对折,折边朝右,形成书背,然后把折边逐页粘连在一起,再用一张书皮包裹书背。翻阅时书页时版心居中,翻开摊在桌上就像蝴蝶展翅,故称蝴蝶装。 

    蝴蝶装

    《明史·艺文志》记载: “秘阁书籍皆宋、元所遗,无不精美。装用倒折,四周外向,虫鼠不能损。”          

    资料图

    六、包背装

    包背装是将写、印好的书页以无字的一面对折,折边朝左,余幅朝右形成书脊,再打眼,用纸捻把书页装订成册,然后用一张书皮包裹书背的装订方式。 

    张铿夫在《中国书装源流》中说:“盖以蝴蝶装式虽美,而缀页如线,若翻动太多终有脱落之虞。包背装则贯穿成册,牢固多矣。”

    因此,到了元代,包背装取代了蝴蝶装。 

    包背装与蝴蝶装的主要区别是它对折页的文字面朝外,背向相对。两页版心的折口在书口处,所有折好的书页,叠在一起,戳齐折口,版心内侧余幅处用纸捻穿起来。用一张稍大于书页的纸贴书背,从封面包到书脊和封底,然后裁齐余边,这样一册书就装订好了。 

    对比图

    包背装解决了蝴蝶装开卷就是无字反面以及装订不牢的弊病。但是包背装仍是以纸捻装订,包裹书背,因此也还只是便于收藏,经不起反复翻阅。 

    资料图

    七、线装

    将写、印好的书页以无字的一面对折,折边朝左,余幅朝右形成书脊,加装书皮,然后用线把书页连书皮一起装订成册,订线露在外面。 

    线装

    线装与包背装在折页方面没有任何区别,但跟蝴蝶装、包背装不同的是,它的装订不用浆糊,而是用线。 这一装帧形式在现代书籍中也很常见。 

    线装

    八、金镶玉

    金镶玉又被称作“ 穿袍套”、“ 惜古衬”。 

    金镶玉

    以白色衬纸衬入对折后的书页中间,超出书页天、地及书背部分折回与书页平,以使厚薄均匀,再用纸捻将衬纸与书页订在一起。 因为旧书纸页多为黄色,似金;而衬纸是白色的新纸,洁白柔软如玉。所以将其称为“金镶玉”。 这种装帧方法多用于古籍修复。 

    金镶玉

    “四大名著”插画珍藏版

    “四大名著”线装插图珍藏本

    手工宣纸印制

    锦绫包裹古色古香

    线装函套庄重古朴

    繁体大字竖排品赏精美插画

    原标题:原来古代书籍的装帧方式这么有意思!

    十七世纪明清交替之际为何会出现“金陵画派”?
    董廷超书法作品入展 ——“爱我中华”中央国家机关首届元旦名家书画展
    相关动态
    书写不能穷其万一——《故宫的古物之美,绘画风雅》自序山西博物院展出近500册古籍善本《淮阳太昊陵篆刻书法集》正式出版发行新书推荐|孙晓云《安乐铭》“和古籍打交道,我觉得自己很年轻”中国国家版本馆入藏《百年巨匠》纪录片及系列丛书“典册耀中华——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展”开幕 1365家实体书店生存调研报告 中国图书亮相2023阿尔及尔国际书展 上海书城将于10月28日全新亮相中国作家海漄获雨果奖《万年中国》:一线考古人踏足中华文明八大核心遗迹
    书法家推荐
    陈开龙丁庆俭赵定洪张衍水汪登保颜根深张自宝朱希田赵方生孙运军
    画家推荐
    何雨春刘姣艳王刚林伟夏积夫赵红云李惠省陈峰(陈沣)唐十笠王跃奎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墨客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