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网!请【登录】或【注册】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网

  • 名家推荐: 李秀华 邱禄生 蔡纯杰 魏振同 石雨 杜鸿光 冯磊 王绍明
  • 首页

  • 艺术先知 墨客专稿 艺术动态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传世名作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全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国学百家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艺术先知艺术展览艺术拍卖投资收藏解读评论横幅展示趣闻杂谈文化人物文献书籍文物古玩墨客专稿诗词文赋国学文史
  • 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先知 > 文献书籍

    鲁迅手绘汉画像图 每张图上均有鲁迅中外文手迹

    信息来源:网络  |  阅读次数:2138次  |  更新时间:2017-12-01 10:22:46

      鲁迅搜集的古拓本有5100种、6000余张,其中包括碑、造象、墓志、钟鼎、汉画像、铜镜、古钱、砖、瓦、砚、印等等。鲁迅不只是收藏,更注重对它们的研究。特别是对汉画像的研究,鲁迅是有开创性贡献的。


      在鲁迅编辑整理的有关汉画像的遗稿中,存有鲁迅手绘的六张汉画像图。这些图是绘在大小不等的毛边纸上,每张图上均有鲁迅写的中外文手迹,其中两张图上标明“少室”;两张图上标明“太室”;还有两张,一张上写“东阙南面”;一张写“西阙北面”。这六张图画的是河南登封嵩山的少室阙、太室阙和启母阙,名为嵩山三阙。

      阙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国家级礼制建筑的遗存,常建在陵墓、庙观门前,呈对称式分立于行道两旁,因左右分裂,中间形成缺口,故称阙(古代“阙”与“缺”通用)。这嵩山三阙始建于东汉元初五年至延光二年(即公元118-123年)之间,是现存的时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地表建筑,距今已有近2000年历史,1961年被国家公布为第一批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堪称“活化石”。

      这三阙各自四面均有画像,总计二百余幅,主要表现先人们生活、信仰、娱乐等活动,内容极为丰富,其中包括车骑出行、马戏、驯象、猎鹿、斗鸡、月宫、蹴鞠、铺首衔环、马伎、舞剑、龙、虎、玄武、象、羊头、犬逐兔、蟾蜍、猫头鹰、共命鸟、长青树、建筑物,古代人物故事等等,令人叹为观止。鲁迅用艺术的手法将其一一勾勒出来。用鲁迅手绘的汉画像图与鲁迅所藏的嵩山三阙画像原拓相比对,会令人惊讶的发现,前者是那样的惟妙惟肖,又饱含着艺术的风采。鲁迅的手绘图更加彰显了汉代画像原作的本意;所绘人物多姿多态,既有个性,也有生气;所绘动物,凸显其本性,给人以鲜活的动感。整体绘画和谐、壮观、厚重、美不胜收,潜藏着一种灵性,耐人寻味,值得细细品味。这一张张精美的艺术珍品,充分展示了鲁迅在绘画艺术上的造诣,令人折服。

      这些绘画鲁迅画于何时,又从何而来呢?
      鲁迅从1915年就开始关注中国汉代画像。蔡元培先生在1936年写的《记鲁迅先生轶事》一文中写道:“我知道他对于图画很有兴致,他在北平时已经搜辑汉碑图案的拓本。从前记录汉碑的书,注重文字,对于碑上雕刻的花纹,毫不注意,先生特别搜辑,已获得数百种。我们见面时,总商量到付印的问题,因印费太昂,终无成议。这种稿本,恐在先生家中,深望周夫人能检出来,设法印行,于中国艺术史上,很有关系。”蔡先生的回忆,告诉了我们两个重要的事实,一为:鲁迅是中国少有的较早开始搜集并研究汉画像的人士;再者是鲁迅生前已编就汉代画像集。

      事实正是如此。在北京时期鲁迅就搜集了山东、河南、四川、甘肃等地的汉画像拓本,编就了汉画像集。1926年鲁迅到厦门大学工作时,曾准备将其出版,鲁迅在《厦门通信(三)》中说:“我最初的主意,倒的确想在这里住两年,除教书外,还希望将先前所集成的《汉画象考》和《古小说钩沉》印出……及至到了这里,看看情形便将印《汉画像考》的希望取消。”

      鲁迅所拟《汉画象考》全书共8篇15卷。包含有阙、门、石室、食堂、摩崖、瓦甓等多种汉画像。《汉画象考》的“第一篇”就是“阙”,其中就有太室阙、少室阙和开母阙(又称启母阙)。这嵩山三阙的拓本鲁迅得于1916年和1918年。1916年4月23日《鲁迅日记》中记有“午后往留黎厂买嵩山三阙拓本一分,大小十一枚,二元”又1918年6月4日,《鲁迅日记》记有:“午后往留黎厂德古斋买嵩山三阙画像拓本一份计大小三十四枚,券三十六元。”1920年4月8日又得到许寿裳赠嵩山三阙拓本五枚。这些拓本全部现存,见北京鲁迅博物馆编《鲁迅藏拓本全集﹒汉画像卷Ⅱ》。但鲁迅在1918年6月4日购买这嵩山三阙拓本34枚的前四天,即5月31日,曾从德古斋借来《嵩山三阙全拓》,当日《鲁迅日记》记有“由留黎厂德古斋假《嵩山三阙全拓》一卷而归”。此《嵩山三阙全拓》本,系清末精拓本,为清末民初旧装手卷一大卷,卷轴长13米,高45厘米,卷页面题“中岳三阙丙辰六月重装旧拓”。鲁迅绘的六张嵩山三阙图应当是从这本《嵩山三阙全拓》本中录出的。鲁迅的图描绘出三阙各自不同的造型,并录出阙上多方位的画像。在这六张图中不但有鲁迅亲笔所书阙名、还有鲁迅注明“未拓”“此层未拓”等字样,并详细的标明此图所绘的方位,如“西阙北面”“东阙南面”“东”“北”“西”“南”等等,详细注明所绘的图在该阙的方位。但令人不解的是,在图上有鲁迅用法文书写的“东南西北”,并在下面注上中文字。如有用法文写的“西南”“北、从东至西”“北东”“南,从西至东”下面也都注有中文字。从鲁迅对这些外文字母的书写特点与笔迹来分析,这些法文字确为鲁迅手迹。众所周知鲁迅精通日文与德文,至于为何要用法文标注该图的方位,本人未查出依据只得存疑。这六张鲁迅手绘嵩山三阙图手迹,现存国家图书馆。
      鲁迅热爱祖国的历史文化,注意搜集历代的遗存。鲁迅搜集的古拓本有5100种、6000余张,其中包括碑、造象、墓志、钟鼎、汉画像、铜镜、古钱、砖、瓦、砚、印等等。鲁迅不只是收藏,更注重对它们的研究。特别是对汉画像的研究,鲁迅是有开创性贡献的:他赞扬汉画像“深沉雄大”,推重其奔放粗犷,认为它是充满生命活力的艺术。鲁迅1935年9月9日在致李桦的信中写道:“惟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唐人线画,流动如生,倘入木刻,或可另辟一境界也”。他深刻领会汉画的深邃,以此指导中国新兴木刻的发展,培养和创建了一支茁壮成长的新兴木刻的生力军。鲁迅对汉画像的大力倡导,使得美术界逐渐认识到汉画是中国古代美术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如今汉代绘画艺术被艺术界称为“纯粹的本土艺术”,人们从多角度的解读汉代石刻画像,已形成一门“汉画学”。
      希望这六张鲁迅手绘汉画像图的发表,将给爱好汉画像的人们开阔眼界;给研究汉画像的学者提供珍贵的史料;给美术界提供有关鲁迅手绘艺术的探讨。

    北京图书订货会新增古旧书展位
    能撑起唐诗半边天的诗仙李白, 以诸葛亮为目标, 一生都想超越他
    相关动态
    书写不能穷其万一——《故宫的古物之美,绘画风雅》自序山西博物院展出近500册古籍善本《淮阳太昊陵篆刻书法集》正式出版发行新书推荐|孙晓云《安乐铭》“和古籍打交道,我觉得自己很年轻”中国国家版本馆入藏《百年巨匠》纪录片及系列丛书“典册耀中华——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展”开幕 1365家实体书店生存调研报告 中国图书亮相2023阿尔及尔国际书展 上海书城将于10月28日全新亮相中国作家海漄获雨果奖《万年中国》:一线考古人踏足中华文明八大核心遗迹
    书法家推荐
    刘金友宋爱明边俊金田宗淮陈开龙丁庆俭赵定洪张衍水汪登保颜根深
    画家推荐
    米丰琴陈波何雨春刘姣艳王刚林伟夏积夫赵红云李惠省陈峰(陈沣)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墨客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