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墨客网!请
【登录】
或
【注册】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名家推荐:
李秀华
邱禄生
蔡纯杰
魏振同
石雨
杜鸿光
冯磊
王绍明
首页
艺术动态
艺术名家
经典名作
在线展览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艺术学堂
华夏历史
文娱故事
文房商城
分类阅读
艺术先知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横幅展示
趣闻杂谈
艺术人物
文献书籍
文物古玩
墨客专稿
诗词文赋
国学文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术先知
>
艺术拍卖
“假拍”的危害远远胜过“拍假”
信息来源:墨客网 | 阅读次数:2005次 | 更新时间:2017-11-22 09:43:02
在商品市场上,假冒伪劣产品是非常招人恨的。假冒伪劣产品不仅骗人钱财,像有毒食品或假药甚至会危及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在艺术品市场上,人们同样痛恨假货(伪作、赝品)。在拍卖会上卖假货的行为通常被称为“拍假”。这些年,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对拍卖会上“拍假”行为的谴责声从未停歇过。
与此同时,人们对拍卖会上存在了很久的“假拍”现象却少有关注。事实上,“假拍”的社会危害性远远胜过“拍假”,只是由于其形式上的貌似“合法性”、手段上较强的隐蔽性以及危害后果上的间接性,常常容易被人们忽略。
“拍假”的具体表现与法律性质。从拍卖公司的角度来看,“拍假”可以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拍卖公司自己不知假(由于能力所限无法鉴别真假),按照《拍卖法》的要求做了“如实声明”的情况下开展拍卖,这种情况的“拍假”《拍卖法》是允许的;第二种情况是拍卖公司知道拍卖的艺术品是假的,但是在如实向竞买人做了说明后开展的拍卖,这种情况虽不违反《拍卖法》,但是有可能违反《著作权法》(如字画拍卖);第三种情况是,拍卖公司明知道拍卖的艺术品是假的,却不做如实说明而开展的拍卖,即“知假拍假”。这种情况属于欺诈,不仅违反了《拍卖法》,也可能违反了《著作权法》(如字画拍卖)。
“拍假”并不见得不成交,艺术品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商品,赝品、伪作本身也可能有艺术价值,因此,“拍假”成交也是很常见的。从买家的角度来看,有些情况下,虽然拍卖公司不知真假,但是买家本身是行家,买家会按照“赝品”本身的价值来报价和买受,这就是常说的“知假买假”。当然了,也有缺乏经验的买家会“打眼”,把假的当真的买,但是这种情况在大型拍卖会上是非常少见的。
“假拍”的具体表现与法律性质。“假拍”属于虚假交易。常见的表现形式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是打着拍卖的名义骗取委托人鉴定费、图录费、保险费等费用的合同诈骗。第二种情况是由拍卖公司参与策划的“做局”。无论拍卖场上出现多高的成交价,事后双方都会按事先约定好的价格进行结算。这属于《拍卖法》禁止的恶意串通,是违法的。第三种是由卖家和买家私下串通,瞒着拍卖公司进行“做局”。
“假拍”的危害性远远大于“拍假”。“拍假”对于有经验的买家而言,是很难上当的,即使有少数经验不足的人上当,其危害性也主要限于个案和个人。但是“假拍”属于交易作假、成交数据作假和市场信誉作假,危害的却是整个艺术市场。
上一篇 ∧
“册府千华——云南省藏国家珍贵古籍特展”在云南省图书馆举办
下一篇 ∨
夏雨新戏盘核桃练书画 《古董局中局》演活了
相关动态
佳作重器云集 嘉德2025春拍第一阶段盛大开启
香港博鳌-2025中国当代艺术专场拍卖会藏品推荐-高维东《喜上眉梢内画瓶》
艺术名家石金库作品《春韵勤牛》春拍以20万元落槌!
超以象外——宫廷艺术中的诗与画丨中国嘉德2025春拍
王雪梅(墨子)国画作品《春泉秀色》在美国杜邦以1716万元天价成交
打破纪录!元代不知名书法家的真迹,以2.3亿元成交,引发关注!
廖先荣的国画作品《八骏图》在香港佳士得拍得120万高价
毕加索名画拍出1.39亿美元:今年全球拍卖会上成交价最高的艺术品
段俊平书法作品在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公益拍卖
保利香港2023秋拍 高估价拍品成交纪录
蔡一鸣藏专场拍卖:清雍正 斗彩加粉彩扁壶以4522万港元落槌
香港苏富比 2023 年古代书画秋季拍卖 搜罗逾百件名家翰墨 重点呈献《石渠宝笈》清宫旧藏
书法家推荐
孙德高
张勤
沈敏
班兵
刘恒明
张业隆
姚丹
封忠杰
张宏宇
陈宝安
画家推荐
王长平
张世泰
宋一平
安君康
郑光旭
陈晋渔
安丽彬
聂华明
孙忠彪
武师宇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墨客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