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网!请【登录】或【注册】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网

  • 名家推荐: 李秀华 邱禄生 蔡纯杰 魏振同 石雨 杜鸿光 冯磊 王绍明
  • 首页

  • 艺术先知 墨客专稿 艺术动态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传世名作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全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国学百家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艺术先知艺术展览艺术拍卖投资收藏解读评论横幅展示趣闻杂谈文化人物文献书籍文物古玩墨客专稿诗词文赋国学文史
  • 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先知 > 趣闻杂谈

    品读书法大师庞中华先生的精彩人生

    信息来源:墨客网  |  阅读次数:2870次  |  更新时间:2016-07-26 10:53:05

    庞中华先生作品


    "竹钢笔"的故事


          贫穷却美丽的大巴山深处,五岁的庞中华与几十个农村孩子一起,在一座土地庙里怯生生地开始了他的“学堂”生活,第一堂课就学写字。简陋的毛笔是从村里货郎担买的,纸是粗糙发黄的毛边纸,将一只破土碗翻过来,圆圆的碗底正好作砚池磨墨。学生们将毛边纸拆成竖行,老师在每行开头写一个范字,学生就照此仿写。
         童年时代留给他最强烈印象的是班主任袁老师的那支钢笔。那可是大巴山偏僻山村唯一的钢笔啊!袁老师平时将钢笔别在上衣口袋里,露出亮闪闪的笔挂,多神气哟!当袁老师写字的时候,庞中华悄悄站在一旁,两眼直勾勾地盯着那铮亮的钢笔尖如何在纸上划过,如何留下那流畅而轻盈的线条,多么娟秀而美观的字体。笔套是用赛璐珞做成的,上面还有一个小圆孔。多么神奇的笔啊!看着漂亮,用起来方便,完全不像自己所用的毛笔,每天都得在碗底磨墨,稍不小心弄得书本和衣服上都是墨迹。
         可是,山村的孩子哪里买得起钢笔。他用镰刀砍一枝拇指般粗的斑竹,截成半尺来长,一头削得像钢笔尖那模样,中间破开一道小缝,沾上墨水写字,那线条细细的如同钢笔尖写出来一般,乐得美滋滋的,还不罢休,再砍一节粗点的竹管,作成一个笔套,套住笔杆,别在小汗褂的口袋上;骑上牛背,得意洋洋地走过村头,走过同学们面前。那时,在农村孩子心里,钢笔代表了知识、学问、聪明和智慧。袁老师在班里把庞中华表扬了一通,说他很会创造,将来长大了还可以给祖国造飞机、造先进机器呢!然而,袁老师一定没有想到,这个赤着脚丫、用竹管削出钢笔的农村孩子,在此后的岁月里,竟和钢笔结下了不解的缘分。
         庞中华用这管竹“钢笔”,在黄色毛边纸上抄写下“地理常识”、“科学常识”、“人物常识”……抄了一页又一页、一本又一本,心中充满无边的乐趣。是1952年,一个大巴山农村七岁的小男孩的笔记。一年后,这个孩子走出大巴山,来到重庆,从他慈祥的伯父那里得到一生中第一支真正的钢笔。他捧着钢笔,两眼放光,高兴得跳了起来。夜深了,他仍无法入眠,还在灯下反复摆弄着钢笔,爱不释手。他拿出一本红色日记本,用这支新钢笔工工整整地写下崭新生活的一页。
         这个获得新生活动力的八岁孩子如饥似渴地读书,用那支钢笔不断地本子上写出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感,不断地在学校的各种考试中取得令人羡慕的好成绩。

    地质队员与书法

         庞中华在重庆读完了中学、读完了重庆建材专科学校(西南科技大学前身),然后收拾行装,来到了华北地质勘探队,再一次回到大山怀抱:每天手握锤子、镐头,山上山下,敲敲打打、挖挖刨刨,爬过一座又一座山,找到一个又一个的矿。帐篷一次次拆了又支,支了又拆,始终陪伴着他的是一台手风琴和经常变换的书籍。时光在深山里静静地流淌。
         静静流淌的时光有一天突然被彻底打破——在一个初夏的傍晚,庞中华发现自己深深地迷上了写字。一开始,他利用当时无法逃避的政治学习的机会,用钢笔一篇一篇抄写报纸上的文章,一页一页描摹报纸上和各种不同字体。方块字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信息和字型结构上的千变万化,强烈地吸引着这个年轻的地质队员前去探索。
         钢笔作为一种书写工具而被广泛使用已有很长的历史,一定有其独特的书写技巧和和书法艺术规律。在中国,钢笔是亿万人日常使用的书写工具,却没有一本钢笔书法字帖。“我要出版一本钢笔字帖,为汉字书写竖起一面旗帜!”庞中华为自己这一宏愿所激动、所鼓舞,并不可抗拒地被推进一个新境界。他千方百计找来所能看到的毛笔字帖,用钢笔描摹王、赵、颜、欧、柳各种字体,细心钻研毛笔与钢笔在汉字结构上的共通之处,探究中国传统书法的独特美感如何在现代书写工具的广泛使用中得以传承。一种不可推卸的使命感时时在鞭策着他。工具箱成为他随身携带的书桌,读书笔记、日记、书信往来,都被他作为认真练字的机会。在别人喝酒、聊天、玩牌打发单调乏味的深山探矿生活时,庞中华在千万遍对汉字的描摹中,渐渐丰满了理想的羽翼。那是“文化大革命”的年代,这个地质队员的探索与追求即使不算“逆时代潮流而动”,至少也是“不务正业”的典型。偶尔他也怀疑过:一个普通地质队员的双肩,能否胜任那个庄严的使命?但他知道,他要走的道路只能是向前、向上,即使肩上压着沉重的担子也是如此——也许正因为肩负重任才必须如此。他努力克服着现实环境与他的理想间的巨大落差,一边兢兢业业地从事与书写毫无关系的地质勘探工作,一边在地质队流动帐篷里坚持读书、习字,累了就在弯弯的山路上跑步…… 华蓥山、峨眉山、大青山、大别山、太行山、王屋山……在寂寞的深山里过去了十五年后,庞中华再一次走出深山,怀里揣着他的第一部书稿《谈谈学写钢笔字》……

    硬笔书法领军人

         这是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书法历史的长河突然决了一个口,冲出一个新的种类——硬笔书法。领军人物竟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地质队员。
         当《谈谈学写钢笔字》成为一本热销书时,当庞中华端坐在中央电视台绘声绘色讲解硬笔书法时,当《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中央新闻媒体报道了庞中华其人其事时,一场裹挟着亿万人热情的学习风暴,迅速席卷大江南北。
         27年过去,席卷大江南北的学习硬笔书法的风暴,逐渐形成沉稳、舒缓、从容向前流淌的一条河流,与传统书法并行在中国书法的历史长河中,而庞中华则始终作为这条河流的一个疏浚者与推波助澜者。
         荣誉也从这条河流向他涌来。他从甲骨文、金文、石鼓文中,从历代碑帖中吸取营养,又从传统中走出来,创造了实用性和艺术性结合的硬笔“庞体”——于方正端庄中见优雅圆润,于骨力遒劲中见大气洒脱。他的300多种字帖和专著发行总数超过亿册,被作为青少年习字课本,他研制的书写板、握笔器、书写器、书写笔、习字册等等,成为青少年快速练好字的书写工具。他创办的“中华钢笔书法函授中心”已培养了百万名学员,还在国内数百家高校、机关以及部队演讲,同时向国外上百所知名学府传播中国汉字文化要义及其独创的音乐快乐教学法。
         他于是成了亿万中国青少年的偶像。人们看到这个偶像擎着中国硬笔书法的大旗一路走过来,身后一派丰收景象。人们也看到了荣誉留在他身上的印记:因长期刻苦练字,他的右手中指的几个关节明显变形,粗大而拱起的指头,握笔处一层厚厚的茧子……
         1993年,庞中华出任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主席。这个主席向全世界的华人提出:“写漂漂亮亮的中国字,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的响亮口号,而他自己则首先做了这口号最忠诚的实践者。

    陈传席:没有相当的气质,学不好书法
    河南农民西瓜上写书法成“网红”11天卖6000斤
    相关动态
    陈独秀写给青年毛泽东的这幅对联,一语双关,书法堪称“天花板”!15岁少年邓为用画笔对话星辰与时光 个人画展“想象界”启幕一幅非真迹书画,转手卖出三个多亿,一个字750万,专家:没想到这个“贰臣”的书法,专家认为远胜赵孟頫,启功、沙孟海也这么想透纳仍是英国最好的艺术家,浦东美术馆有他的画展杨紫韩东君新剧守护文化瑰宝,李祯含泪制墨成功怀素书法最大的问题是什么?颜真卿一语道破,难怪他比不过张旭!日本画家大竹彩奈用毛笔造出东方骨相美人元代一洁癖画家,给梧桐洗澡,厕所铺鹅毛,因爱干净终生未娶张馨予写书法,这水平有的意外!民间一幅“不知名”古画,拿给美国人鉴定后,一举卖出60亿元天价“书法可怡情,不能当饭吃”?90后小伙靠它7年还清2000万元巨债
    书法家推荐
    刘金友宋爱明边俊金田宗淮陈开龙丁庆俭赵定洪张衍水汪登保颜根深
    画家推荐
    米丰琴陈波何雨春刘姣艳王刚林伟夏积夫赵红云李惠省陈峰(陈沣)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墨客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