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网!请【登录】或【注册】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网

  • 名家推荐: 李秀华 邱禄生 蔡纯杰 魏振同 石雨 杜鸿光 冯磊 王绍明
  • 首页
  • 艺术动态
  • 书画名家
  • 经典名作
  • 在线展览
  • 诗词文赋
  • 文史国学
  • 艺术学堂
  • 华夏历史
  • 文娱故事
  • 文房商城
    分类阅读
    艺术先知艺术展览艺术拍卖投资收藏解读评论横幅展示趣闻杂谈艺术人物文献书籍文物古玩墨客专稿诗词文赋国学文史
  • 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先知 > 诗词文赋

    中国李白研究会会长、北大教授钱志熙将登名人大讲堂 全面分析李白的人生与艺术理想

    信息来源:墨客网  |  阅读次数:755次  |  更新时间:2023-10-28 13:25:41

    跟其他大诗人、大艺术家在后世赢得知音不同,李白在其所处的时代就已经名满天下。北京大学教授、古典文学研究专家袁行霈曾在名为《李白与盛唐文化》的文章中这样评价李白:“就一个作家在其当世所引起的轰动而论,中国文学史上没有谁可以和李白匹敌。”对于李白与大唐的关系,现代诗人余光中曾在《寻李白》中所写的句子,甚为精准:“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在现代,李白很多诗句的普及度之高,已经成为汉语结构的一部分,融入华人的精神血脉中,成为表达自我和情感的重要方法。纵然人们对李白如此熟悉,但李白的艺术世界,依然有太多值得现代人深入琢磨和汲取的营养,正如他的诗歌常读常新,涵咏不尽。

    钱志熙教授

    11月1日,继“杜甫文化季”之后,名人大讲堂将迎来“李白文化季”第三期讲座。本场讲座邀请到北大中文系教授钱志熙登台。他将带来一场名为“论李白的人生与艺术理想与诗歌艺术创造”的主题分享。

    钱志熙教授现任北京大学古代文体研究中心主任,中文系古典学平台负责人,兼任中国李白研究会会长,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钱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诗歌史及其相关文化背景的研究,出版《魏晋诗歌艺术原论》《唐前生命观和文学生命主题》《温州文史论丛》等专著十余种,在各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获多种学术和教学奖励,获评为北京市高校名师,获北京大学教学成就奖。

    钱志熙研究著作

    在钱志熙教授看来,李白的人生理想与艺术理想,“都带有宏伟、高远与奇特的特点。在李白自己的表述中,隐逸求仙是其早期基本的追求,并且贯穿其一生。但李白同时又怀抱宏大的拯世济苍生的政治理想。两者之间,是一种奇特的结合。李白诗歌及鲜明艺术特色,正是由上述内容构成的。”钱志熙还认为,在诗歌艺术上,李白的基本理想为“复古道”,他通过复古道而突破当世艺术,实现了巨大的创新。李白的人生理想与艺术理想,既是其个性与天才的独特体现,同时也体现盛唐士人群体的共性。

    钱志熙、刘青海撰《李白诗选》

    “名人大讲堂”由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主办,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封面新闻 、华西都市报)承办,自2018年至今,已邀请多位名家围绕四川历史名人和传统文化优势资源,解读中华文化巴蜀因子的独特魅力。2022年名人大讲堂迎来全面升级,首次设置“主题季”。2023年4月,名人大讲堂开启“杜甫文化季”。2023年9月,名人大讲堂进入“李白文化季”。目前已成功举办两场讲座,即将迎来第三场。

    中国当代油画家——胡新
    中国图书亮相2023阿尔及尔国际书展
    相关动态
    李白这九首诗,“诗中有画”不输王维 钱是:男人的胆,女人的脸,人的尊严!《唐诗三百首》中最美的10首五言绝句,如画一般“雨季的重逢与告别”:诗人甘伟诗集《黄梅雨季》在复旦首发福建举办诗文朗诵音乐会纪念林则徐诞辰240周年“国民教授”戴建业:最新解读宋词情韵,让千年风雅照进当下生活鲁迅是不是诗人?首届晚清民国中国古典诗学研讨会在安徽芜湖召开2025第三届“天涯国际诗会”在海南举办第31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中国作家馆”开馆仪式及主题活动在京举行2025年新时代青年诗词十佳诗人评选三晋诗画,文旅海报带你秒入古诗现场《诗画安徽》:舞绘诗韵 剧载千年
    书法家推荐
    孙德高张勤沈敏班兵刘恒明张业隆姚丹封忠杰张宏宇陈宝安
    画家推荐
    张世泰宋一平安君康郑光旭陈晋渔安丽彬聂华明孙忠彪武师宇贾大年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墨客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