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苏武牧羊图
立轴,纸本设色,纵94.2厘米,横101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黄慎(1687-1766),清代著名画家,为“扬州八怪”之一。字恭懋,后已改字恭寿、菊庄,号瘿瓢,又称东海布衣。福建宁化人。幼家贫,后长期寓居扬州,卖画为生。读书常有古庙佛殿的长明粉下。初师上官周,学工细人物山水。后变化为粗笔挥写,以简驭繁,气势雄伟,笔意纵横,......

-
〓 春郊牧羊图
绢本设色24.1×24.8cm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李迪,生卒年不详。南宋画家,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北宋宣和时为画院成忠郎,南宋绍兴时复职为画院副使,历事孝宗、光宗、宁宗三朝(1162—1224),活跃于宫廷画院几十年,画多艺精,颇负盛名。工花鸟竹石、鹰鹘犬猫、耕牛山鸡,长于写生,间作山水小景。构思精妙,功力......

-
〓 春秋三足羊首鼎
春秋时期青铜炊器,通高11厘米,口径10厘米。1976年安徽寿县构杞魏岗出土,现藏寿县博物馆。造型新颖别致,光洁完好无损。与一般常见的鼎截然不同,鼎作绵羊形,羊首高昂伸出器外,颈脯与鼎身连为一体,一对大卷角贴于耳畔,眼、鼻、口诸官毕现。器身作半球状,上有平面盖,子母口,正中置一弓形纽,前开豁口与羊颈部结合,尾扁宽呈矢头......

-
〓 苏武牧羊图
纸本设色,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俞明(1884—1935)。字涤凡,一作涤烦,江苏吴兴人。性聪颖,幼年在上海曾习水彩画,后专学陈洪绶、任颐人物画,尤善画仕女。笔墨沉著,意境清雅。亦工画肖像、花卉。本幅描绘苏武留居匈奴十九载,历尽艰辛,持节不屈,终归国。羊,作为他生活中亲密的伙伴,也成为了重要的精神支扶。图中羊或望前方或抿嘴吃......

-
〓 初平牧羊图
绢本设色23.5×24.6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图原为《宋元绘林清胜图》册中之一开,绘晋葛洪《神仙传》中黄初平牧羊故事,又称《叱石成羊图》。黄初平,东晋丹溪人。少年家贫,牧羊于野,十五岁时遇仙修道,隐居赤松山,得道后号赤松子。其兄寻访四十余年,终得一见。悲喜之余,其兄问起所放羊群下落,初平遂叱漫山白石为羊数万头。图中绘......

-
〓 清代石湾窑白釉苏武牧羊
清代瓷器,高31厘米,广州博物馆藏。西汉时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流放到北海牧羊。苏武在苦寒之地十九年,茹毛饮血,仍不改坚贞之志,终得回中原。苏武牧羊的故事代表了热爱祖国、坚贞不屈的高尚品质,成为无数艺术家创作的素材。这件广东佛山石湾窑的产品即取材于此,苏武手执旄节,面容坚毅;三只小羊偎依一起,活泼传神,体现出苏武与羊的相......

-
〓 商代四羊方尊
商朝晚期青铜礼器,祭祀用品。1938年出土于湖南省宁乡市宁乡县黄材镇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四羊方尊是中国现存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方口,大沿,长颈,高圈,长为52.4 厘米,高58.3厘米,重34.5公斤。口沿下饰蕉叶纹,下为夔纹带,自肩至足四隅为四羊,各露前半身,形象逼真。肩上有隆起龙纹,龙......

-
〓 二羊图卷
纸本水墨25.2×48.4厘米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赵孟頫(1254—1322),元代著名画家,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浙江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亦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创......

-
〓 宋代玉卧羊
宋代玉器,长8厘米,宽5.9厘米,高4.3厘米,武汉博物馆藏。质料为青黄色玉。圆雕卧姿,身体卷曲,回首前视,展示出羊的温和、恬淡与宁静的性格。嘴巴抿紧与左后足相连,羊角下垂后卷如钩,左前足和右后足隐去。羊角、背及尾部用玉皮巧做,呈深褐色。通体比例协调,玉质温润,抛光柔和。玉卧羊是宋代常见的题材,其装饰技法和雕琢工艺具有......

-
〓 商代亚丑方簋
殷商晚期青铜器,通耳高20.7厘米,口纵11.9厘米,宽17.6厘米,重4.9千克,出土于山东益都苏埠屯,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在青铜礼器中,簋是用来盛食黍稷的容器。一般的簋形器为圆腹圈足,而本器为罕见的方形,因有铭文“亚丑”二字,故名曰“亚丑方簋”。腹两侧饰以兽吞鸟状耳,侧视如冠羽长卷之立鸟伸展、俯视则如一大口侈张的兽......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