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由于电脑、手机的广泛使用,中小学生汉字书写能力越来越差。今年5月,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了2010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该报告指出,学生汉语能力下降,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学生汉字书写能力也在退化。一项对首都部分大学生汉语应用能力的测试显示,不及格的占30%,得分在70分以下的占68%。
《中国青年报》日前的一项调查显示,83%的人承认自己有提笔忘字的经历。同时,大多数人(74.2%)表示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手写机会不多。针对这种状况,8月26日,教育部下发通知,要求小学三至六年级的语文课程中,每周安排一课时的书法课,普通高中在语文等相应课程中设置与书法有关的选修课程。
教育部的担忧不无道理,书法不仅是一门技能,更对陶冶一个人的思想情操,修身养性具有重要意义。古人云:“书者,心之迹也”。古人认为书法能“达其性情,形其哀乐。”西汉文学家杨雄说:“言者,心声也。书者,心画也。”清代刘熙载也说:“笔墨性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明末项穆在《书法雅言》中说:“论书如论相,观书如观人。”对于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什么都讲究“速成”的现代人来说,有时难免出现一种烦躁浮华的心态,书法艺术这种修身养性的技巧和本领更能彰显出它的无穷魅力。
首先是磨练学生意志。书法学习的入门课程是基本功的学习,包括习字姿势以及一些基本笔画的学习。书法练习是一种很好的磨练意志的途径和方法。尤其对于学生而言,练字不仅有益于形成对汉字架构的整体意识,而且能培养他们集中注意的能力。长此以往,学生在做事情时高度集中注意力,那么学习效率就会提高,他也会在学习中体验到乐趣和成功感,就更加愿意学习。
其次是调节学生情绪。书法作为一门艺术,必然有其个性风格。艺术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艺术的劳动产品是一种通过实践而物化了的心理活动。也就是说:艺术必须能通过客观物象把心理活动表现出来。习字的过程是情绪自我调节的过程。因为习字本身就是全身心调节的过程,当学生全身心投入时,内心就会有种平和之气油然而生,容易使学生静下心来,尤其对性格急躁的外向型学生而言,练习书法更有效果。
最后是增强学生信心。当学生看到自己日有长进的习作,由当初难以执笔到正确的一笔一划,就会自信心大增。并且学生在习字中也容易养成勤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好习惯。在自我练习中,不断发生顿悟,提高了艺术修养。
书法如太极,是中华艺术中的瑰宝之一,它不仅是一种技艺,更是学校德育,学生修身养性的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