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得李铁映同志绘画作品集《心游迹》(文物出版社2011年出版),眼睛为之一亮。徜徉在铁映同志艺术作品的海洋里,欣喜、感慨、沉思、悟顿、励志等多种情感涌流心头。
又遣心志上笔端品李铁映绘画作品集《心游迹》
早知道铁映同志哲学思想的火花随时在头脑里闪烁,与人交谈时,常爆哲理名言。也早知道铁映同志酷爱书画,特别是从一线工作岗位退下来后,常常是静心凝气而又热情奔放于尺牍案头。但没料到他在书画艺术上有如此可喜可贺的成就。在铁映同志的艺术作品中,既有潇洒的书法、清雅的中国画、清新的水彩、多彩的油画,还有古朴的陶瓷。概览铁映同志作品,笔者有以下三点陋见。
一是托方寸以言志。竹,是历代文人墨客托物言志之物。铁映同志在完成画作之时,常常署之与“玄石”并列的艺名“紫竹”。作品集中,竹涌画面者也不在少数。其中有《小竹》:几杆扎根岩石、迎风而立的幼竹,峭然而立,使人不禁想起“新松恨不高千尺”的诗句,只是将其中“新松”换成“新竹”即可。另外,还有《雨竹》、《雪竹》等。特别是《铁马金戈》一幅,寥寥数笔,翰墨淋漓,剑一般的竹叶,犹如万马千军驰来。在《节香》一作中,画面的右上方,深褐的瘦竹三两杆,斜横掠过,浓墨、深褐两色竹叶点缀其间,一只知了安卧枝头吟唱;在画面的左下方,两丛兰草,叶绿花黄,一只蝴蝶翩翩,闻香而来。上下左右,相互呼应,动静和谐。题曰:“终身不改节,万里唯清香”。一幅似中国画但实是水彩的壮竹,作者为其题名为《竹为君子本虚心》。不仅画竹,在其他画作中,也都渗透着铁映同志的信念、信仰和道德修养的追求。
二是讲究构图、色彩和用光。先谈构图。好的画作,无论中国画、水彩还是油画,都十分强调构图。品读铁映同志艺术作品,中国画《三军神》的构图给人深刻印象。画面右侧大半部,顶天立地踏来一只气宇轩昂、威风凛凛、赤冠肥硕的母鸡,粗健的左爪成为在行进中有力的支撑重心,右腿则轻抬,朝前迈进。画面既给人以强烈的动感而又不失稳定性。在画面的左下角,三只雏鸡或抬头仰视呼叫“妈妈”,或仍在低头觅食。画面底线上方稍许,草丛、蚂蚱点缀。三只雏鸡的左上方,作者题名落款拓印,整个画作四个部分组成,主题突出,烘托得当,简洁明快,相得益彰。油画《鹤望兰》、《百合》中,作者在粉色的花和墨、绿两色的叶作底的基础上,突出了一枝或一朵色彩鲜艳几乎占满画面的鹤望兰或百合。再谈色彩。铁映同志的水彩与油画对色彩的运用别具匠心。应该说,《鄱阳湖水乡》是铁映同志水彩的上乘佳作。视线最近处,画面最下方,作者用墨绿着色,随着视线的抬高和画面的上升,色彩逐渐转换成深绿、浅绿、嫩绿、鹅黄绿,直到画面最上方,视线的最远处,则是几乎看不见的淡淡的黄色。在这些绿色之中,白中泛蓝的湖水将绿地劈开,与绿地相接的湖水,倒映着绿草的青色。湖水之中,横亘着两只深褐色的小舟,游浮着几个灰色的水鸟。再谈用光。光,包括顺光、逆光、侧光等,在油画中依托于色。光影在画面的落足分布与轻重,使得油画中的风景、人物或静物鲜活起来,如同跳跃的精灵,赋予画面以生命力。在铁映同志的油画《鱼在哪?》中,光源从右侧上方打来,腾空而起的丹顶鹤肚子、脖颈、翅膀甚至黑色双腿的右侧泛起耀眼的白色。在蓝天白云与湖水的背影下,光源透过双翅,闪现淡淡的肉红色。加上湖水中鱼儿翻卷起的不同色彩的浪花,真实得使人可以感觉到鹤翅扑打扇来的风。油画《夏荷》、《秋荷》也十分讲求对光与色的运用。
三是在继承之中对创新的探索与思考。从铁映同志的所有作品中,可以看出,他是以一个小学生的态度在认真学习。但是,也完全可以看出,他的哲学理念在其习作中的执着体现。铁映同志是一个不拘古、勤思考、善创造的人。他在向书画艺术进军的过程中,没有把继承与创造截然分开,而是在继承中创造,在创造中继承。他用油画表现书法作品,可以说,他的各种作品中,都体现着创新的思想与品格。三只墨虾相聚画面,虾尾都如同匕首伸出。此画取名与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的一部长篇小说相同:《三剑客》。中国画《绿秀》似乎是用油画技法在创作,画中牡丹立体感极强。水彩《庐山林光》,大胆采用逆光手法,强烈的光线感,把静谧山林中顽强的生命力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其油画作品中,铁映同志还力争把油画、涂鸦与我国古老的书法艺术糅合起来,作出有益的探索。在斑驳陆离的画底上,似有横竖不一的几管竹子,竹子上方,作者题写四个字:有福得缘,而在画面的正上方,作者又写出一个大大的“勤”字。这无疑表达了作者对福、缘、勤三者关系的哲学思考。